#Xhalf
富士年初出的仿半格底片機
上次回老家有幸玩到這台昂貴小垃圾,感謝我家的盤子大律師(禮貌呢

這噗主要放成品,謝謝 d121800 超爽快二話不說陪我在淡水跑了一整天
https://images.plurk.com/4oEsxLPbqnmKnI9a9VSBG0.jpg https://images.plurk.com/6KuZKKgoGpeD9iuZ0CMJIC.jpg https://images.plurk.com/1CFcwUqxKesLedSTVV9VOh.jpg

https://images.plurk.com/5MOPwvEe1GNdybIT6H2v73.jpg https://images.plurk.com/6XukDuKnp4aOcOuaVu34xY.jpg https://images.plurk.com/7icjliyUuRIKUqORSylxG.jpg
latest #15
噗首的2 in 1效果是內建功能,搭配官方app的話可以自由配+微調框線的樣式
因為app只能透過跟相機把照片倒進去,我們後來都戲稱這台是合成專用機(rofl)
安心信賴富士產品,我其實覺得這台的本體還是濾鏡。不管是成品效果還是操作體驗都是滿分(雖然操作的部分有爭議啦,我知道也有人覺得難用所以給負評)

玩下來自己最喜歡的是過期底片
https://images.plurk.com/4U5JMNa81dpyASIVo507KQ.jpg https://images.plurk.com/18NI2XYJXTAaVbji3qYaa4.jpg https://images.plurk.com/2hFlqo8LgVdRImBRqFekv7.jpg
對了2 in 1是直式照片專用功能
當然相機本身要拍橫式可以但就是要回去自己轉,預覽也是只給直式的
內建魚眼可以玩還蠻開心,缺點就是沒辦法疊其他濾鏡,顏色還是要自己調
https://images.plurk.com/Qll4gFA35oy6eBAylwACM.jpg
立即下載
https://images.plurk.com/5YlY3MZXE1Oq3gBgTIzJ3K.jpg
https://images.plurk.com/3sDC9ZpudWN1SKE16hfNZp.jpg
https://images.plurk.com/5f4HSfQo7mzjye3lqFibaD.jpg https://images.plurk.com/4WiyzjSHkVx1ARUxlMvAXZ.jpg
https://images.plurk.com/4FFTq7VOa0aDC6dY890JyJ.jpg
這些特殊效果泛用性絕對是低的,但可以用一台相機全部體驗到感覺好像就還蠻賺(我甚至沒自己花錢,抱歉
當然還有這個大家玩得不亦樂乎的漏光效果,它是隨機產生的
據說我弟測的時候光永遠都會打在他臉上(rofl)
https://images.plurk.com/7I5um0F9nV3hQEWf14fckW.jpg
總之就是這樣的一台相機

詳細的感想之後有機會再發別噗講,先把結論放在這裡:
1. 喜歡而且已經有在玩底片機的人不一定需要這台相機,但是如果沒有、卻對底片機有一些浪漫想像的話可以考慮
2. 不太適合初學者,但也不見得適合進階玩家,他的TA只限定某種精神狀態的用戶(對啦我在說臭文青)
3. 這台是人像特化機,而且是風格很突出的那種
4. 我很愛、但不會買(至少暫時不會)
專業"大家來找碴"的作業員管家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使用者路過 噗首前三張使用的是那一個底片效果?
andysc1230: 過期底片(綠),沒有開顆粒
以往都是用底片模擬 過期底片看起來蠻有意思的
andysc1230: 過期底片就是性格很強烈w平常要後製調出這種色調不太容易,效果也不見得好,所以我還蠻喜歡的
&去拜見了一下,底片模式的質感真的很不錯耶
感覺這台能玩的還很多,我結論好像有點下太快了LOL
專業"大家來找碴"的作業員管家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個人感覺底片模式要加上顆粒感 https://images.plurk.com/3Bnd6bdVgtAgzFMTWaYMHV.jpg 才會有種一般相機拍不出來的感覺 (但也有點像劣質底片就是了
很好玩的一天XD 照片也很讚!很有趣~下次還去!(?
andysc1230: 之前用別台富士相機第一次開顆粒的時候,覺得照片看起來都像圖書館裡借回來書齡超過40年的圖鑑裡會出現的圖(rofl)
d121800: 耶愛你!要是我不小心買下去了一定第一時間跟你說
rollfield: 沒錯 就像是2000年的印表機印出來的圖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