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物理治療所。
總體感想是像參加一場按摩體驗+運動教學活動,和我原本預期沒有差太多。此行最主要的目的就只是要請治療師判斷我到底有沒有骨盆前傾,順帶解鎖物理治療體驗,目的達成!
latest #10
會去物理治療所的契機是合唱團聲部長又提起我可能有骨盆前傾的狀況,她懷疑這是造成唱歌吸氣不順的原因。
她以前就曾提過(大概3年前),那是我第一次知道「骨盆前傾」這種症狀。當時有上網查一些資料,自我檢測覺得是相符的。
後來,在日常有意識到的時候,會盡量把骨盆回正,像是是在上班通勤的時候,合唱團練唱時如果記得的話也會這麼做──不過因為通常是坐著練唱,就不知道要怎麼做。總體來說大多數時候還是維持原本習慣姿勢。
由於我長年以來都是久坐族,不免會擔心繼續置之不理未來會演變成嚴重的腰痛什麼的,所以前幾天聲部長再次提起骨盆前傾,就成了一個契機,讓我決定這次要認真面對它!
聲部長原本是建議我去問瑜珈老師,但是我和瑜珈老師還不太熟,加上我總覺得請瑜珈老師判定有沒有骨盆前傾有點奇怪(雖然我認為他們應該有能力判斷)。上網找了一下求醫資訊,決定直衝物理治療所,請專業治療師判定。
治療師對於我是因為「唱歌」而來求診而感到神奇,笑說自己不是唱歌的專業,無法確定這個治療是否能夠改善唱歌問題,不過腹式呼吸需要用到核心的力量,而要治療骨盆前傾也是需要鍛鍊核心,因此應該能夠一併獲得助益。
我也趕緊澄清,雖然契機是唱歌,但主要是藉機想要獲得在日常中改善骨盆前傾的方法,畢竟如果真的有骨盆前傾,會影響到的可不只唱歌。
治療師先幫我判斷有沒有骨盆前傾,這個過程非常快速,應該10秒左右吧,他就說還蠻明顯的。
接下來他拿了一個脊椎骨頭模型,向我解釋骨盆前傾是怎樣的狀況。如果將骨盆附近的肌肉,按照位置分成正面上下、背面上下四個區域,骨盆前傾就是正面下和背面上這兩個地方的肌肉緊繃,核心力量不足以把骨盆往後推回去。
因此治療重點就是舒緩緊繃肌肉,以及鍛鍊核心肌群。
治療師讓我趴在治療台上,進行徒手治療──感覺有點像是按摩,不過治療師是在我左右兩側的腰部附近,定點施加力道,每個點都持續蠻久的,可能有一分鐘?
印象中一側大約6個點左右吧,說是「點」,範圍不是真的這麼集中,大約一半掌心的大小,可以明顯感受到有股強大的推力,但不會痛。
轉回正面躺著,輪流一隻腳立起來,在大腿根部附近的一條帶狀區域進行按摩,這裡是比較快速按壓的方式。
徒手治療的部分就到這裡,後半段都是在做運動教學。治療師教了兩個簡單動作,讓我回家每天運動。
一個很簡單,就是「嬰兒式」,用來伸展下背部。一次30秒,一天做5次。另一個就比較難,大部分時間都是花在學習它。
這個動作是要鍛鍊核心,動作本身其實很簡單,平躺在床上,吸氣,吐氣(這時肚子不能用力,要完全放鬆的吐氣),當吐到快要沒氣的時候,核心用力,把骨盆後傾(背部往下平抵到床面),10秒後放鬆,這樣是一次完整動作,一天做20次。
難處在於要同時保持呼吸,我一吸氣就會鼓脹肚子,然後就中斷核心用力了。治療師指導,在做這個運動時,先用胸口呼吸就好。可能已經習慣吸氣就要吸到肚子,突然要控制在只能胸口呼吸好不習慣;此外在過程中我會有點不太確定核心是否還有繼續用力。
練了幾次是有比較習慣一些,但動作的完成度還是不太穩定。治療師見狀便說,不然不要數秒數,而是計算呼吸次數,改成每五次呼吸就放鬆。
這個方法蠻有效的!可能是因為意識集中在數呼吸次數,有助於幫助控制呼吸的深度維持在淺吸淺吐。
本次的看診差不多結束了,最後我詢問治療師是不是日常中都要隨時保持核心用力?
治療師說,我先不用急著想這些,先從能夠在核心運動中能維持核心用力就好,如果後來練到比較熟了,就進階到坐著的版本,然後再進階到站著的版本,最終目標是能訓練到核心「無意識」的用力。
對了,在徒手治療的時候,治療師說我肌肉最緊的地方是腰部的彎折處,他表示我竟然沒有腰痠蠻神奇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