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 覺得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不是SA
覺得最難適應新世代的就是「這麼基本的東西你沒有做到,難道還需要我講嗎?」的運動態度,對公部門的高度敵意、迷失在公文術語的繁文縟節中,都是自治的致命傷。原本以為只是個案,現在看起來不只一人耶。
latest #14
好老舊的tag
🍁🌰RS
1 weeks ago
lymer: 超老XDD 真的是演算法推我去吵架(?)
🍁🌰RS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既然ㄒㄏ在這邊我就 say more 好了

• 學代會的議長跑去NTU版發文寫說社團場地系統改惡然後號召大家一起去申訴訴願行政訴訟
• 我去底下問他說有去跟校方了解「是系統規劃的疏失還是校方拒絕修改」了嗎
• 他回說「沒道理這麼基本的問題還要我主動請命」
立即下載
🍁🌰RS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說起,但我之前遇到現在的其他小朋友,感覺「這麼基本難道還要我講」不是個案(aha)

這種做法滿破壞互信的。不是很想貴古賤今,但到底是以前的行政太難搞所以我們被迫身段要放軟、還是現在的行政太好說話以至於可以如此強硬(?),真的瞬間覺得自己已經跟現在的場域不熟了。
如果要我寫個「破壞一個運動」的manual,不太可能沒有「這麼基本難道還要我講」這項啊
點上面連結才發現原來我被踢啦,難怪古老群組跳通知
八六
1 weeks ago
該怎麼說呢
八六
1 weeks ago
我體感會覺得這個狀況的成因有點複雜
八六
1 weeks ago
0. 每個時代都有類似狀況,只是呈現方式不一樣
0.5. 學歷/社經地位越高(?)但越缺乏社會毒打經驗越容易發生
1. 整體台灣社會的議題趨勢是多元/分殊、專業/破碎(我指的是五十年來每十年為一個世代相比較,下同)
1.5. 議題高峰後會有低谷,從低谷回升的時候會有各種缺乏經驗、需要重整/重建或者更新的議題經營狀況
2. 享受/承受過前一個或多個世代運動/議題紅利(或後遺症?)的族群較容易對某些權利/權力有「理所當然」的態度和感受
八六
1 weeks ago
舉個例子:323政院事件後還蠻多前輩私下mur說以前剛解嚴打得才凶勒,現在這種剛過國家暴力門檻而已(當然不是惡意的)--對我們這個世代的很多人來說,其實心中的想法就是「(不能這樣暴打抗爭者)這麼基本的東西你沒有做到,難道還需要我講(你有多壞、多需要譴責)嗎?」
八六
1 weeks ago
還有一個反(?)例:我們覺得新世代運動態度有問題,這本身也是一種「這麼基本的東西你沒有做到,難道還需要我講嗎?」只是對象是新世代——啊幹,真的沒人跟他們講過不能這樣啊!直到現在我依然不時會發現有一些前輩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我並不知道,他們也沒意識到根本沒人跟我講過:「不能這樣」或者「應該那樣」。
跟著搜尋引擎長大的和跟著SNS演算法長大的,價值觀會明顯出現分歧,需留意
SNS演算法世代嗎...
八六
1 weeks ago
wolfgangc: 筆記,比現在很少人用的所謂數位原生代更精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