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畫面很美,氣氛也很美,演員在電影裡演出歌舞伎的戲份比預期中多,導演說兩位主角分別練習了一年半跟一年三個月,respect
2. 其實我看完的第一個念頭是,上下兩冊那麼厚重的小說,改編成電影果然太勉強?時間跨度很大,情緒沒能完全進入那一段經歷就下一段了,能理解製作上的限制但是沒有感覺到的就是沒有,無法勉強
3. 跟朋友聊了一下的共識是,我們不知道喜久雄在想什麼,感覺他在歌舞伎上有所成就,但熱情是從何而來,因為單純的熱愛還是想爭取師父認同?也許以上皆有,也許他自己都不知道,只知道要在這個道路上持續前進,才有更好的出路?或許吧
相較之下俊少爺就好懂很多,可能被追上,可能會是個普通人,即使有血的守護也贏不了,情緒轉化上就很好理解,所以說到底為什麼是俊寶~~看著那個寶我超出戲RRRRRR
4. 彰子那段我心想不會吧,真的要給我演靠女人得到角色的戲碼?對,他就是這麼演了。很在意彰子最後去哪裡,可能就是回家了吧,但在喜久雄最落魄的時候陪了他四年絕對是真愛,本作的女人每個都很辛苦,藤駒跟春江也是
最後親生女兒的登場讓我想起了才看了一點點的Miss King,得做到這個地步才能接近自己的父親,就只為了問一句他是否還記得自己的妻子……本作的女人們太慘(again
記者說喜久雄一帆風順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5. 喜久雄在看萬菊演出的鷺娘時,看到了想要追尋的景色。更具體點就是舞台撒落的光,人就是站在舞台上仰望那樣的光景。不過我覺得更貼切的形容是喜久雄父親被殺害時的雪景,尤其是在最後一幕,已成人間國寶的喜久雄出言讚嘆眼前的景色。兩幅相似的畫面,卻已經相隔半個世紀,這樣的呼應也是滿浪漫(??
6. 唯一我有被喜久雄觸動到的就是手抖那一段,喜久雄想要擁有能守護自己的血,俊少爺雖然是真正的繼承人卻也沒逃過糖尿病的摧殘,想想也是滿諷刺的,我自己最喜歡橫浜流星演出的部份則是多年後,他和喜久雄演出曾根崎的部份,有感受到那是花井半彌在舞台上最後綻放的光芒
貼到脆上然後一直斟酌劇透怎麼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