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親王白馬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連假還接了朋友的緊急狀況,摔車受傷後4天的處理。原則上,我不太收新傷,都會建議對方先看醫生處理。
但朋友有急須,幾天後要出國,避免在國外出問題,還是先讓我處理。
這篇會講新傷急性期個人處理的經驗,還有用深呼吸來和身體對話
#傷科噗
#玄學噗
latest #25
摔車受傷,3天(72小時)內,儘量休息,避免受傷組織再度出血。看醫生照個x光,確認骨頭和結構無虞。
傷處發炎紅腫時,x光只能確認骨頭狀況,韌帶很難判斷。消腫後,最好再去照個超音波,確認韌帶的狀況。
現代的受傷緊急處理,並沒有要求一定要冰敷了。急性期,冰敷可以鎮痛舒緩,但不用過度迷信。
內出血緩和後,可以做一點熱敷,我個人是不建議在傷處熱敷啦。用熱水泡泡腳,半身浴,幫助血液循環,我覺得都是好事。
像我們這種推拿處理,肌肉按摩,對正常組織很好。但對受傷的組織,最好不要亂動。受傷組織,肌肉還在長,亂施加外力,會把癒合中的組織攪散。
所以我會先處理傷處的周邊正常組織,先建立附近的血液循環。
先界定傷處,傷有範圍,這是我傷科老師一開始就教的。撞擊傷會像隕石一樣,從撞擊點往外擴散,先從外側著手。
正常組織,會因為遷就傷處,肌肉會有緊繃。受傷緊張地當下,也會有攣縮,這個是人類的自我保護機制。
但這種攣縮,對於後續的回復不利。
立即下載
公親王白馬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肌肉和筋膜,是靠活動時的收縮和舒張,再幫忙代謝血液和水分。可以想想成一塊乾海綿,我們對海綿擠壓,會增加吸水的速度。光靠海棉自己吸水,會比較慢。
傷處周邊攣縮緊繃,循環會比較差。所以確認傷處無虞後,儘量回復正常組織該有的彈性。這樣可以幫助血液進入傷處,有助於恢復。
回復周邊組織彈性,別因為緊繃攣縮,造成局部的沾粘。或是身體其他地方,因為傷處而產生代償。
之前有提到,傷科推拿會有破壞。
做精準的破壞,可控制的破壞。最重要的是,減少破壞@aceddar - 最近我在鑽研手法結合器械的方式,已經有個大概的成果。 這個中醫師的說法,我大致是同...
公親王白馬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大力推拿,把傷處周邊拉開,增加活動度......這個破壞太大了。一旦痛了,身體更縮回去。只能做細緻一點,慢慢先弄開正常組織,恢復動作機制。
以我這次個案來說,是右側髖關節側邊摔車著地。我先鬆他的臀部和下肢周邊,慢慢做。遇到外傷,儘樣避開。
身體遇到劇烈震盪,橫膈膜一定緊縮,所以肋骨下緣,胸腔和腹腔交界,先鬆開,把個案呼吸重新建立起來。
單側著地,頭頸也會有甩動,脖子和肩膀也要處理。身體大致都處理過一遍,確認全身張力都均勻。沒有特別緊繃的地方,活動度也大致ok。
確認全身大致都ok,我有試著針對傷處撞擊點,做少量輕輕的處理。就是手掌手指,搭著傷處,做輕柔小範圍的搖動。(斜切力,而非擠壓按壓)
最後我會對個案收驚,做一下中樞神經的放鬆。告訴個案身體,放心,你雖然有受傷,而我們有好好照顧,可以放心活動,慢慢來,會好的。
公親王白馬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如果身體不允許你休息太久,或是真的很不舒服,我個人不排斥吃消炎藥或是肌肉鬆弛劑。如果身體緊繃到影響睡眠,那還是吃比較好,畢竟睡眠是恢復很重要的一環。
消炎藥,肌肉鬆弛劑,可以很快讓人面對日常生活,但不表示你真的好了。我個人是建議,要把恢復期拉長來看,後續還是要積極處理。
以朋友的狀況來說,他是有運動習慣的人。當我處理後,傷處恢復良好,正常組織放鬆,呼吸睡眠也好了.....就可以活動身體。個人建議以輕鬆的伸展和體操為主,或是到游泳池,水中活動沒重力,比較安全。
公親王白馬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朋友受傷後10天,就要安排出國了,還是運動類的行程。
再三跟他溝通,請他務必要保守一點,祝他之後出國的行程順利。
公親王白馬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這次還有個有趣的地方,
一般來說,這種意外摔車什麼的。傷處,身體很容易留下驚恐、震驚的情緒。
但我朋友留下的情緒是......不堪負荷
aceddar: 我的左腳有驚恐嗎? XD
callmemarx: 2年前,我還不會測這種受傷情緒,無從得知。
不堪負荷,我還想了一下,啊~你是有很操嗎??
好好跟朋友聊,挖靠,他還真的蠻操的。我跟他講,你的身體有在抗議了啦~請他把運動強度降低一下。
公親王白馬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我介紹他用深呼吸來判斷自己身體的狀況,跟身體溝通。
1.先認真深呼吸10次,確認呼吸狀況穩定。
2.在腦中想著今天要做什麼運動。
3.再次深呼吸,看身體反應。
公親王白馬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1.先認真深呼吸10次,確認呼吸狀況穩定。
認真深呼吸10次,是為了建立目前身體的標準。以前待化學分析實驗室,早上進去,一定要做一管空白瓶當基準。如果連基本的深呼吸,呼吸狀況都不均勻了,我建議還是休息。
也不一定要深呼吸10次啦,只要能深呼吸到均勻都可以。
公親王白馬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2.在腦中想著今天要做什麼運動。
想自己要做什麼運動,這個運動要有明確的運動強度。
匹如說,騎自行車,要騎什麼路線,騎到哪邊。游泳(跑步),要游(跑)多遠。重訓,舉多重,幾RM.....最好是自己曾經做過,腦袋和身體經歷過的,這樣問才會準。
公親王白馬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3.再次深呼吸,看身體反應。
如果你想做的事情,身體可以接受,通常你的深呼吸還是會均勻順暢。但,若是你的身體排斥,呼吸會變得不順暢,馬上從均勻的呼吸,變得要更用力,甚至吸不飽氣。這時,會建議你調低運動強度,再深呼吸問自己一次。
這個方法,主要是提取自身的經驗。我們大腦中,其實存著很多你想不起來的事情,但還是存在。
當我要去做某個運動時,能不能負荷,其實大腦中是有記憶的,而且會對你的身體放出信號。用深呼吸做測試,其實就是肌力檢測的一種。
若,你本身沒有這種經驗,也沒有類似的經歷,那這個測試很可能問不到,給大家參考看看。
大家可以用這個方法,問看看中午要吃什麼,拿來選三餐很好用
午餐便當我用刪去法-跳過任何魚類
jerry771230: 你可以一直在腦袋想吃魚,你呼吸馬上就會變得不順
新傷處理原則
1.幫助傷處以外正常組織,回復彈性
2.幫助個案的恢復呼吸順暢
3.回復傷後動作機制(活動度),避免代償
4.穩定情緒,安撫
大概是這樣,本次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