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快樂小狗幽沐醬
5 days ago
@Edit 5 days ago
大家都說德國的技職教育辦得好,不過其實全世界的焦慮都差不多。
教育結構多元,實際上朝單一菁英軌道集中。大家追求文理中學(Gymnasium),原本設計讓大家都能讀的主幹學校(Hauptschule)比例逐年降低,從1950年代近八成學生就讀,到20年前的20%以上,2020只剩10%不到。有些邦甚至不設主幹學校了,改設進路比較多元的多元進路學校。
latest #7
快樂小狗幽沐醬
5 days ago
@Edit 5 days ago
我要表達的是如果連德國這種擁有世界典範技職教育的國家大家都還是有依照文憑主義產生的階級差異,那亞洲(特別是東亞地區)有這種焦慮就很正常了,沒什麼好批判的。
尊重技職停留在文化語言層面(這很難得,因為我們甚至文化語言層面都不太尊重技職教育),而經濟報酬與社會聲望仍然傾向學歷。技職體系的確提供穩定就業,但社會流動性真的有限。
工業革命後,教育的功能逐漸從教化變成資格分配:文憑象徵理性、努力與服從,提供勞動市場篩選人的合法性。
月檸🥮
5 days ago
不焦慮往往意味著他已經站在制度的頂端
快樂小狗幽沐醬
5 days ago
DecYningNix
: 愛這句話
立即下載
快樂小狗幽沐醬
5 days ago
@Edit 5 days ago
應該有人知道:德國教育的特色是他們超級早分流,大概小四就分流了,你能想像小四你要做一個可能影響一生職涯的決定嗎?
決定小孩去哪裡的表面上是成績,但如果小孩小四成績不怎麼好,他爸媽「捨得」讓他就去讀主幹學校嗎?不會吧,大家都覺得自己家小孩是聰明孩子,只是目前還不擅長讀書。所以一定是有關係拖關係,最後分流的還是社經地位。
快樂小狗幽沐醬
5 days ago
DecYningNix
: 就連作為全球技職教育典範的德國都會有文憑導致的階級差異,我們這些本就有問題的國家在文憑上更焦慮完全是正常的。
就像你說的不焦慮往往意味著他已經站在制度的頂端。
鮭魚鮭魚
5 days ago
是不是可以說德國的制度之所以能穩定運作,是因為大部分人接受了自己的階層位置?
快樂小狗幽沐醬
5 days ago
salmon_is_new
: 不是制度做得好就能消除焦慮,只要文憑仍是階層分流依據焦慮就永遠存在。穩定和平等從頭到尾都不是同一件事。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