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哪個黨執政,遠程計畫都是要蓋來當政績的,炒房炒地皮也不分顏色喔。
階段性工程啊,雙北也持續在增設新路線不是嗎?這種大型建設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蓋來留給後代子孫的,有生之年能用到算幸運健康長壽,誰管他進不進棺材?
現在的路網明明是朱縣長時期就重擬的,我當學生都知道,是想帶什麼方向?
橘線附近房價早就噴了一波,雖然近年主要是高鐵青埔外溢,順便等開發,透天新建案很多,還有在養地的。
不過現在買氣比較還好,前幾年漲太快,在起飛前買來自住也不算損失。
八德綠線以前也炒十幾年,當年被笑的投資客等了很久。
通車也是分階段通車以早點分散車流,又不是全線蓋完才開放搭乘,真要講的話機捷普通車那條也還沒完全蓋好啊。
覺得橘線十年內會開始蓋吧?不然北桃南桃現有的聯絡交通根本不夠,平面道路跟高速公路天天塞。
桃園中壢一邊一國只是講講,實際很多通勤族,或從兩邊搬家的,不然怎麼會塞車?
而且客運司機越來越少,根本招不到多少新鮮人,不加快興建桃園市的內網不行。
這是不論哪黨都會爭取的,因為從雙北外移的太多了。雙北人來搶北桃,北桃人只好搬去南桃的應該不少?
觀察綠線高架部分是蓋滿快的,明顯大致成形了,5年內應該搭得到?支線會等久一些。
怎麼看著興建之前和過程,但每次都搬家後才蓋完一些大型建設?感覺家人沒什麼遠見,都不太聽人意見錯過很多時機😅
十幾年高中最想買的點是陽明社區那邊,當時知道遲早分家所以曾跟爸爸分析潛在發展他都不信,2018、2019左右標工程後開始動工就買不起了。
而且考慮人口高齡化,就覺得要住地區醫院附近,有醫院也一定會有大眾運輸供需,發展過程離火車站和高速公路不要太遠都能趁年輕通勤。
學生以來就會陪住院、陪看診,載阿嬤出門常幫忙推輪椅,不太感覺醫院是嫌惡設施吧?只想著走路十幾分鐘內能到最好😆,離親戚和既有生活圈也算近。
至少升直轄市以後可以預估會加快建設吧?大學時房價也還沒噴啊。
中大壢中走路距離差滿多的,不過感覺橘線會沿著環狀路規劃?那一站比較可能服務到高中生與天祥醫院以及對面的社區?大學生還是騎機車吧?
是說志廣路過了涵洞到中大路根本沒人行道,接回中正路再過去觀音也是,走起來超危險的,基本上鮮少路人。三民路雖然人行道很寬,但附近好像是一些小型工廠的工業區吧?大多是往交流道的車,看不到幾位行人。
桃園出生率好像是最高的吧?目前住的社區好幾戶30+的爸媽在養幼兒,傍晚公共走道常很吵😅。40+國高中生父母也不少,幾乎是開車出入。
偶爾回去南門公園,很好奇那些大樹怎麼運來種的?以前明明是鐵皮圍起來的清潔隊資源回收場啊。
有時開車去高鐵行經小路都在想零星的獨棟住戶為什麼會定居那呢?都沒幾家便利商店欸?是自耕農或租給外籍的嗎?
楊梅就……娛樂不多但養老還行,有基本生活機能尚且方便吧?天成醫院的健保房很大、不用排隊,急救可堪用,但護理師比較……,更專業的治療會安排轉院。
其實各區病患都很愛跑長庚,皆有公車路線啦,但我覺得門診排幾小時很煩,若不是需要開刀不太想去。聖保祿有些住院醫師是長庚排班輪的,若其他醫院儀器夠用也不必跑那麼遠,再者大部分的檢查部桃就能做。
台北振興醫院看診也排很久,而且不靠點關係根本掛不上號。裡面很氣派,只殘存這就是心臟內外科權威、天龍人的醫院?的印象😆。不過振興醫師也會說聖保祿醫師就很厲害了,是互相認識😂
如果中壢站通車應該會多些桃園人搭吧?不然很難轉乘,而且非北北基桃通勤月票的一般旅客票價貴又慢。
是說當年蓋機場滿多大園人遷到陽明公園,蓋航空城又有些搬去附近的南崁,都剛好碰到綠線房地起飛。若懂得法規和投資還可以當仲介翻倍賺,中間炒好幾手,不少5、6、70+是靠此致富。然後不肖的年輕人再去當詐騙地面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