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scan
1 weeks ago
#育兒
前情提要@tecscan - #閒聊 #育兒 前幾天退出了早療群組小孩最近開始偶爾講句子了,但是他的語言發展明顯還跟不上他的需求,加上跟爸爸的分離焦慮,爸爸在的時候很多時候情緒和需求都用喊叫來處理,遇到不合意的情境就想轉身走人,我覺得是時候用「跟他耗」的方式來調整他的行為了。
latest #10
掰噗~
1 weeks ago
你怎麼會這樣想!? (p-unsure)
tecscan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首先有幾個行為問題我認為是必定需要調整的
1. 水果吃到一半離開座位玩,手上的叉子卻不肯放下,這很危險。
2. 吃完東西就急著想走,也不管其他人是不是還在吃。我覺得有必要讓他學會尊重一下在場的人,不是他想走就能走。
tecscan
1 weeks ago
問題一,就硬是把叉子拿走,他崩潰過一次,後面就知道叉子要放在碗裡。後續他回座也讓他繼續吃完,讓他了解叉子放著沒關係,不會有人動他的食物。
問題二,就是不斷轉移他的注意力,他鬧脾氣,先帶他去走一走,丟個垃圾,洗個手,回座位,再告訴他哥哥還在吃,要等哥哥。這個今天第一次執行,可能要好一陣子才能讓他學會等待。
立即下載
tecscan
1 weeks ago
類似的問題還有,我和哥哥共讀書籍,他硬是去扯書(這和噗首治療師提到的問題很類似),之後也要慢慢處理。
tecscan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我發現只要爸爸在場,他鬧脾氣的行為就會上升,原因不明,姑且當作是太愛爸爸+之前分離太久。我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最近帶兩人去上一堂親子音樂課,刻意不讓爸爸跟(爸爸竊喜),過程不盡然順利(老師一拿出繪本他就崩潰想逃,放音樂他就開心),但總算是完成了一堂課。
tecscan
1 weeks ago
第二次,我報名了一堂動茲動茲的體能課,可能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他也算是順利完成了(爸爸有在場)。
tecscan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這兩堂課我是選過的,一個是指令簡單的體能課,一個是他喜歡的音樂律動,因為我觀察到這小孩不只語言發展慢,他還會因為聽不懂而焦慮想逃
我不知道是不是遲緩兒都這樣,但是這幾趟折騰下來,我知道自己必須一步一步調整他的行為,更要把握這個時期,對付崩潰二歲兒絕對比對付崩潰三歲兒容易。現在這個年紀在親子課程撒野還能被接受,到了四歲如果還在尖叫滿地滾,家長大概就很難帶去參與活動了,小孩因此更難參與社交互動,變成惡性循環
tecscan
1 weeks ago
#1029
今天上了另一堂音樂課,小孩配合度更高了,而且這個老師經驗更多,雖然也是配合繪本上課,但是只講一兩頁就開始放音樂律動,小孩整場都很開心,偶爾焦慮也很好安撫,他本來就喜歡律動,回家路上更是聽到音樂就跟著動茲動茲,在家裡還做出上課學到的動作,看來是愉快的經驗,真是太好了。
嘗試看看,噗首的「爸爸在的時候情緒跟需求都用喊叫來處理」

那當下爸爸教對話,小孩是吸收最快的,叫爸爸趁機引導小孩表達「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

我會有這種感覺是,我講話其實蠻吸引小孩子的(不管自己的或是在親子館遇到其他小朋友),當他們很明確對我兒哇哇叫(比如說我兒搶了別人玩具)/對我哇哇叫的時候,我都跟他們先說明一下他們現在的心情,然後再教簡單的這時候要怎麼「說」

很高機率那些小朋友(跟兒子)都會一起注意著我的表情動態跟嘴巴,一起複述字詞或句子,然後她們也能更清楚當下應該要怎麼做
tecscan
1 weeks ago
greenchwen: 我跟爸爸提一下,希望他能利用小孩對他的愛(?)引導孩子。
......不過今天的親子課,小孩又呈現黏在他身上的狀態,我後來直接把爸爸趕出去,小孩就可以正常上課了。
「......你們除了一起吃東西還能幹嘛?」
「我們就是情人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