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近期ㄉ
latest #15
西西
2 weeks ago
這ㄍ噗會提到家事、並不是很開心的煩惱,雖然情緒已經恢復了,但在講述事件本身時可能仍然會讓人有負面感受,所以大家斟酌看,有必要也建議消音ㄛ
西西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分隔
西西
2 weeks ago
其實有點想讓前幾天很想記錄下來的東西就這麼過去,因為實在太難過了,現在恢復之後反而覺得就算了、、、但還是寫一下(都是從其他地方搬過來ㄉ寫好ㄉ,這邊也更新一下近況)
立即下載
西西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第一件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總之上週我哥跟他同性伴侶結婚了(我哥對這件事完全公開所以我就不代名詞ㄌ)。還沒辦婚禮,只是先登記結婚,到現場的、唯一有血緣的家人只有我,其他全部都是好朋友。我哥在傳訊息告知我爸媽那天,跟我說「如果他們有什麼情緒希望你能擔待」,但沒有,我爸媽連問都沒問,好像這件事沒有發生一樣。
西西
2 weeks ago
我跟我哥早就知道他們不接受同性(遑論其他性傾向認同,雖然標示自己為泛性戀,但過去正式交往的對象大多是異性所以也沒出櫃過、),即使沒有激烈的衝突,但冷處理其實也滿心寒的吧。我同時覺得很難受的一點,是我對兩邊都無能為力。如果對方不想溝通又能怎麼樣呢?政治上就算了,我已經學會左耳進右耳出,偶爾假裝認同避免爭吵,但這種,明明想要跟我哥站在同一邊,又無法跟父母有效對話的狀況,就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了。
西西
2 weeks ago
我爸媽都年紀大了,畢竟我跟我哥差了接近一輪,兩三年來,我爸肉眼可見的衰老、手術、帶狀皰疹,那更讓我沒辦法有力氣或是立場付出溝通成本。所以當我跟我哥說「我會一直支持你、一直站在你這邊」時,其實很心虛,我覺得我在講大話,因為實際上我能做的不多。

尤其我們在那麼典型又壓抑的家庭裡生長,我們兩個以前的代溝是很大的,是直到我們都進入二三十代,才開始站在同一條線上交流(我跟他先生ㄉsmall talk都可以比跟他長十分鐘)這次到戶政事務所,見證他們登記,那種隔閡感更強烈,他的朋友可以讓他很放鬆地做自己、可以跟我稱讚他的好,我當然了解我哥是個那麼好的人,但這樣的人在我媽口中都變成貶低:怎麼一直換工作、不夠專一、太急躁、亂花錢,我媽就是不願承認他的好,久而久之我一邊想要靠近他,又一邊被這些批評給牽制,但其實我們都不夠了解他。
西西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一方面覺得他能幸福真的太好了,真的,能跟交往七年的伴侶得到法律保障,我很高興能夠看到我哥有一個能依靠的人。去戶政事務所跟我哥集合的時候,其實很擔心我爸媽會不會來(但會來的話其實是一種承認吧),我也沒跟他們說,因為我哥說他們都只是已讀、然後講下一個話題而已。

到這裡頂多就是無奈,只是結束登記、回家之後,我哥收到了我爸的訊息。我猜是我哥分享了他今天登記的事情,但我爸的態度,讓我覺得好難過好痛苦。我哥說得好像已經沒關係、看開了,反正雙方見面的時候當作沒這一回事就好,但怎麼可能不受傷呢,我在旁邊什麼都做不了,也無法像他的伴侶或是朋友給予依靠。

https://images.plurk.com/IjRzssQkgjshNRLMtlADw.jpg
西西
2 weeks ago
我不能理解「我能感受得到被愛」的父母,為什麼在這件事情上就是不願意讓步、為什麼不願意理解,當他們說感到難過生氣的時候,究竟是因為什麼而難過生氣呢,因為好傳統好傳統的傳宗接代嗎?但他們明明在我們成長過程中,很用力想要改變上一代的重男輕女、在我坦承自己的身心狀況時改變他們過去的態度、對我說健康快樂就好,不結婚也不會怎樣。我以為那麼多年過去,他們不說話的態度是默認而不是反對。當然也沒有戲劇性的衝突,但這種其實被否定的狀況就有比較好嗎........我也不知道了。
西西
2 weeks ago
不過我現在也沒有那麼難過ㄌ,現實層面來看也還是要過日子,接受了繼續前進也不是什麼壞事。我往後也會這樣過日子吧,我一直都瞞著我爸媽做很多他們不認同的事,好像也成為一種習慣了。只是好討厭喔,一想到我跟我哥有可能直到誰的生命的盡頭才會聽到來自父母一句真的理解、支持與愛的話語,就覺得為什麼偏偏要走這條亞洲傳統家庭的套路。
西西
2 weeks ago
/

另一件事是我自己的糾結。今年我第一次去同遊當志工,也是我第一次到同遊現場。先不管跨議題的爭議,有一部分是為了我哥,雖然我也沒告訴他,但我還是想要做些什麼;一部分是為了我自己,我好像一直覺得自己不用特地出櫃?或是本來就並非主動加入一個群體的性格,可以說過去跟異性交往的我是一路順風順水走在被認為「正常」的道路上。雖然也曾經跟女性交往過,但那時太年輕也太遙遠了。大概五六年前就知道我哥的性傾向,那時候的我雖然也喜歡過幾個女生,但心裡一直限制自己不要跟女生交往。如果交往了要怎麼面對父母?再給他們一個震撼彈?交往的對方能夠接受我不跟家裡出櫃嗎?總之就是這樣得過且過,好像也沒有什麼不順遂的地方。
西西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可是在跟前任分手之後我驚覺,好像前任有很多價值觀都是因為「正在交往」所以我選擇容忍,甚至是默認的,分手後突然發現過去那些都是給自己的限制。(包括但不限於各種社會對女性的生育想像、刻板印象或性傾向等,我跟現生朋友們都說過我是泛,唯獨他我沒有提過。雖然現在普遍滿厭男又是另一回事但也有很大的關聯,我現在想起來覺得最不舒服的是,前任不斷稱讚我「骨盆很大很漂亮」,問他為什麼,言下之意是很適合生育。但我當下居然覺得被稱讚到,暈,可能也是過去焦慮自己骨架大而被蒙蔽ㄌ。)
西西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總之這應該是我遲來的性向掙扎ㄅ,即使身邊也有很多LGBTQ+族群,但大概是原生家庭因素導致、或我原本的性格有點鈍(?)這樣說也不太精確,因為我知道自己很敏感,不過也知道自己是很偏向迴避型的人。這次到同遊的現場,而不是僅僅在課堂上讀理論,有種ㄟ這些人真的都是同溫層的實感。

雖然還是有些差異滿大的地方(例如我不太喜歡他們問我要不要去after party然後說可以「獵豔」的想法、或跟我顧同攤的男同志朋友非常非常直接地凝視路過的男性+充滿關於性的評論,這又讓我觀察到蠻有趣ㄉ性別差異but總之)被包容在一個,能夠接受不同又擁抱相同的群體裡面,仍然是件令人感到安心的事。
西西
2 weeks ago
這段心路歷程還是滿平靜的,意識到自己跨過了某些坎其實也很開心。過去分手很常覺得自己不適合親密關係,因為總是想要逃開不確定的、太理想的未來,風平浪靜就好,可是又很矛盾地渴望依賴他人。

前幾天覺得自己再不尋求協助,就要回到以前掉下去的狀態,所以打給了一個認識很久的朋友,只是發現自己連一邊講一邊哭都要控制自己不要哭太明顯還要加一點笑話(?)就覺得自己真是又逞強又矯情ㄟ。

不對父母,也希望自己對外界可以大方地愛大方地展現自己真實的甚至脆弱的一面、、、都還來得及、、、題外雖然很祝福我哥結婚但本人還是有點感冒現有的婚姻體制及大家對親密關係ㄉ諸多限制,包括過度佔有、不健康的相互牽制、在一起好像就要跟對方綁定等等等。希望我可以越做越好,對親密關係的期待,是能建立在互相照顧、承諾、支持並不限制對方ㄉ狀態(雨)
西西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雖然是一些很掙扎很痛苦的事,加上換季實在是很不友善,但回頭寫下來的時候就覺得過去了。今年真的是哭不太出來,這些事情又讓我把那些無法安放的眼淚好好宣洩了,應該,也是好事ㄅ。
西西
2 weeks ago
接下來可以好好ㄉ畫圖跟繼續做喜歡的事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