𝕋𝔸ℕ𝔾✶1104信件截稿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棠の作品雜談 #讀書筆記

小説家と夜の境界
天国旅行
latest #21
好久沒有認真的一口氣讀完實體書🥺
可能從國中時期就一直覺得,作者寫出的文字承載著他本人的價值觀、思考等等,是一種投影,或者說是一種基於個人模型而塑造出來的世界。
就像從字裡行間多少能見到屬於作者自己的價值觀一樣,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作者可能自己都不一定知道哪些是他的、哪些是他塑造的。
這部小說是第一人稱,但是是那種講故事的口吻,他見了哪些作者、聽說了哪些故事,評判不多,對於「聽來的故事」也多是維持著客觀的立場。
墓園裡的小說家:有點孟母三遷的概念,融入了環境裡才能寫出情感、情境「相符」的創作。
這部分很能理解,因為基於現實的內容更容易利用背景資訊來做描寫、給平面的文字聯結上潛意識就能帶出來的畫面,在寫作層面及閱讀感上都能說上是如虎添翼。
而我也理解為了那些自己並不熟悉的「情緒」、「感覺」而實踐去做體驗是什麼狀態,雖然大多數的創作者更多的是體驗過後,將體驗化為文字,反過來為了文字而去體驗的,某種程度上算是瘋魔了吧。
但能理解。
立即下載
小說家跑了:被逼著創作的人。
話說回來能寫出引人入勝的文字本身就很厲害,是真的有才能的人。
但任何事被逼著做就不有趣了。
凶:是裡頭我最喜歡的一則。這位作者的前三部作品都含有極其殘忍的凶殺、肢解內容,對外說法是他心裡一直有這些想法,但為了區分現實以及虛構,所以他以創作的方式呈現。
但後來身邊的所有人都禁止他,甚至囚禁、監視他,要他不能創作這種「可怕」的內容。但仍然允許他創作,期待他寫那些真善美的無人死去的美好故事。
於是他為了逼自己達到這些「期待」,他反而把那些行為放在了現實,從小蟲子、小動物開始,奪取他們的生命來延續部分的自己,讓自己得以繼續創作。

應該說模糊了真實及虛構的界限,跟那些殺人遊戲的感覺有點像,能不能畫好那條界限是一個問題,而環境如何影響決定也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小說怪人:說的是集體創作、統一名義發表(失去獨特性)但發揮各個作家最擅長的部分,進行分工創作的。
說到底我覺得沒有什麼不好,篇章內也提到了漫畫、動畫、電影等等其實也都會有類似分工的狀態,只是創作本身的靈魂到底是什麼?是故事核心剛要?人物角色的塑造?是用詞遣字的輕重還是流竄在字裡行間的情感交互?
我不曉得,現實的話,這個可能讀者才會有答案。(對,還是回歸了市場……
腦中的演員:另外一則挺喜歡的故事。
作者不擅長設定新的人物,但手上有幾個人物模型,就像是各自有各自的生命,各自是一個獨立的演員,在設定出的情境裡用他們的人物模型去經歷各種不同的事情。
後面提到的是其中一個「被抹殺的演員」。有點像是因為追求了名利、追求了劇情討喜,而將一些存在感不高、重要性不強的情緒/態度捨去。
就好像迎合了市場創作了偶像劇、古裝劇,但持續到後來只剩下那些「最討人喜歡」的設定,但故事中可能比較深入、比較可以思考、比較生澀的地方,就因此不會被納入創作題材之中。
可惜嗎?我覺得還是會有人選擇將這些「非主流」搬上檯面,但怎麼選擇似乎也不是非本人可以置喙的🤔
某編輯執著的愛:講的是作者遇到可怕的私生,但在聽完故事的人眼裡,卻覺得似乎可能是原編輯為了稿、為了自己的利益(包含感情)而做出放操縱。
就,什麼事都有可能🙂
心電感應小說家:這算是最玄的一篇吧XD前面感覺都是真人真事,這一篇突然不那麼確定。
說的是作者被下藥重傷無法動彈,而一位非法逃逸的外籍勞工因為有心電感應的能力,所以被編輯抓來協助當那個代筆。
我覺得這篇最欣賞的是移工本人願意去學、我了解文化、脈絡之後,協助創作。
我覺得這個能力跟心意真的很厲害。
每篇都不算長,也都淺顯易懂,當做怪談看也很有趣。推推
生死相關的話題
森林深處
🤔我覺得悲慘是不用比較的啦,但想死是一個過程,實際上會不會去做真的是一個瞬間,以及一個慎重的決定。
一瞬間想到me before you,雖然在最後的旅程遇到了可能會記得自己的人,但決定了的事情還是去做了,也是一種勇敢?
遺言
我猜是私奔的同性伴侶。
一方邀請了殉情,失敗後的生活裡,還是時不時會出現「早知道當初就一起死了吧」
人生沒有或許,一方拿死亡恐嚇(?)也只能嚇到愛著的人。直到最後才發現自己是愛的,應該也是太長時間都覺得是被以愛為名的說法而綁架了吧
初盆的客人
挺有趣的,我喜歡第三人視角的故事。
先後、是否愛過,真的不是當事人無法說清,我很喜歡這個亡魂來悼念的故事。
你是夜晚
一個女人的執迷不悟🤔?
被夢境困住了吧。最後那可不是殉情啊……
火焰
看完後我只想到,死亡只會讓愛你的人傷心、動容。
如果無關的話,那大概只是看戲的視角。
𝕋𝔸ℕ𝔾✶1104信件截稿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繁星夜遊
「活人和死人的界限在哪裡?兩者的差別是在總有一天能見面的保證嗎?」
大代特代
這個故事是這本裡頭我自己最喜歡的。
女友不知道為什麼死掉了,但因為自己看得到鬼魂所以一天後才發現這件事。
原本還因為猜忌而感到有點煩躁的相處,隨著女友成為只有他才能看到、才能互動的鬼魂時,反而感覺自己「更愛了」。
但也是這樣的形影不離讓他覺得窒息,覺得不知道何時才會是盡頭。就算是他死了,那是不是死後也還要跟女友綁在一起。

人真的很矛盾,又想要擁有,又不想要被掌控。
𝕋𝔸ℕ𝔾✶1104信件截稿
1 weeks ago @Edit 6 days ago
「我很想把油門踩到底,就算車子撞上墻壁也無所謂。我想甩掉他逃走,以讓他追不上的速度逃向遠方。
但是我沒法真的這樣做。
喜歡這種心意總有一天會淡薄吧。心意消失的時候,他會不會完全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呢。我一面期望那天快點到來,一面期望這份心意在我心跳停止前不要消失。我們在夜空下駕車奔馳。」
SINK
全家開車墜海自殺,但只有他存活了下來。
被留下的孩子啊,總在思考是自己的錯,尋找著活著的原因。
我不知道活下來是因為什麼,也可能只是轉念一想,決定用那個可能性來說服自己,當做事實。
畢竟,真正的原因早就沉沒於大海之中了。
意義、原因是自己去尋找,自己去認定的。對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