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人🝱Ϙ小路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朝代史觀
應該已經有很成熟的敘述了。謹紀錄一點思考過程。
現代中國人(PRC人和ROC人)會把秦朝的統一、唐代的盛世、明末的氣節都當作自己的偉業,即使所謂歷代是分別替代、殺滅前者的。但這種觀念能提高民族自豪感,成為一種統治工具。
法國不會認為自己是法蘭克王國的延續,伊拉克並非蘇美文化後裔,那麼秦人也不會是中國人的老祖宗。
我想用兩河流域的敘事結構來看,那麼長江黃河流域的文明,或可稱為:東亞大陸地區在歷史上政權更迭頻繁,曾經諸國並存,曾經存在過疆域廣大的帝國,也曾經是橫跨歐亞的多民族帝國的一部份。
尋路人🝱Ϙ小路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稱為東亞大陸中原人好了,該地區的古代人會認為有所謂「正統」,也就是政權的正當性,其特質是並非建立在血統和宗教承認上,而是建立在……勝者為王?畢竟正史就是官史。
歐洲人會在精神上嚮往希臘羅馬文明,並希望繼承其精神,但朝代史觀認為這種繼承本身就代表了血緣,是正統即血緣,而非血緣即正統。這可能跟東亞文化圈裡精神和肉體混為一談的狀況有關,此處按下不表。
維繫這種繼承的是一種精神上的父死子繼,任何新建立政權都宣稱自己是前政權的合法繼承者,這種繼承不是靠血緣,而是文化,比如文字、制度。所謂傳國玉璽、鼎、王都等等。
但是朝代史觀把這種政權工具改頭換面,加入了民族神話,還把並沒有要用這套觀念的元、清帝國整合進這個「正統」裡面。
所謂制度的延續,似乎應該考慮到世族,因為你繼續用部分制度,才能獲得世族的支持,也才能成功建立新政權。
這部分需要深想。
尋路人🝱Ϙ小路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這種新政權與舊政權的正統性繼承,也可能跟不斷被強化的儒式父子關係有關。這個「正統」像一個框架,一個位置,被來來去去的掌權者佔據。然後到了現代,朝代史觀把正統變成國家本身,而非位置。或者說,其實混淆了正統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