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島探險完畢❤️🩷希 覺得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大家都喜歡懶人包,我自己也很喜歡看整理得清楚的資訊。最近有在追蹤一些介紹新創產業的文章,但我發現一件事:有時候看完文章,會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明明吸收了很多資訊,卻好像什麼都沒學到很空洞。
我一直在想,這是為什麼
latest #10
掰噗~
2 weeks ago
Hmm....(p-stare)
比方說:
「台灣企業展現了靈活性、連接力與中間者特質,從半導體到 CDMO 都體現出結構性優勢。」
乍看之下,好像分析很全面,但實際上,它並沒有:
解釋「為什麼」這三個特質重要;
說明「在什麼情境下」這些特質可能失效;
提供「具體證據」或「反例」。
靈活是哪裡靈活?連接是連接誰?中間者特質又是誰跟誰之間的中間?
這些才是我真正想知道的。缺少這些,我就會有種「嗯哼,道理我懂了……那所以 WHY?」的感覺,好像學了很多,但又什麼都沒學到。
立即下載
再比如:
「台灣企業精於設計並建構支撐主角運作的底層結構。」
到底什麼是「支撐主角的底層結構」?誰在做?做了什麼?
這種模糊感,就像看到一堆詞彙、邏輯看起來很嚴謹,但就覺得空空的,沒有「我觀察到什麼、所以我認為什麼」的個人洞見。
資訊除了要有系統整理,邏輯與深度就覺得也挺重要的吧……整理不只是列點,是解釋、分析、反思,可以真正理解背後的脈絡。
就表面資訊看完點點頭嗯嗯然後就,就沒了XD
大江島探險完畢❤️🩷希
2 weeks ago @Edit 2 weeks ago
用一堆知識性的語言堆疊,就一直讓我有種炫耀知識的感覺www
小語@請減肥
2 weeks ago
Chatgpt外加要短要快要有影響力最後只剩下垃圾話
知識有這麼容易攝取那我們以前唸得書幹嘛要那麼厚
acdo2002: 應該說我也很喜歡精煉過的文字,那種看完一整篇然後事實上你找不到他的論點的我就會消化之後覺得有點空泛www就很抽象,感覺講一個很宏觀的東西,但實際上那樣的知識就是停留在「知道」而已
小語@請減肥
2 weeks ago
lulusuzaku: 我跟妳說,真正的大師文字真的不會讓你有這樣的感覺,精煉文字會有害怕理解錯誤的地方,而不是讀完之後覺得空泛。
我審匿名proposal後感受很深,我要向大師學習。不過最近更深的體悟是笨蛋分不出來,如果笨蛋還很有自信自以為是大師,他是真的當所有人是白痴
acdo2002: 我覺得要讓人看懂表達的意思是很重要的w不然就只是自我滿足而已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