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零的聊解室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為什麼課題一直重複?因為我們要對事不對人!】
Part 1
正如全零過去所說的,
課題是我們不願直視的面向。

所以當課題重複發生時,
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問自己:
「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存在,
那這件事想要給我什麼體悟呢?」
Responses disabled for others than plurk poster
latest #15
常見的實相情境
「為什麼我每段感情都遇到同樣的問題?」

因為每段感情裡,
都在體現你怎麼看待自己的價值、界線、需求。
共振夥伴的生命故事
共振夥伴因為小事和伴侶吵架,
對象直接提出要分手,所以他來找我。

吵架原因是:
他平日的用字遣詞容易讓人覺得有責怪、批判感,
而對象長期累積不滿,在某一刻爆發。

他的對象是一個敏感的人,
又因為是男性,常被要求付出更多,
久而久之產生了失衡,也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
共振夥伴問我:
「為什麼他會做那些事?」

透過感測他與他對象的狀態
(我們一般說的能量讀取),我告訴他:
對方需要用某些方式發洩委屈,
但這是他的課題,不是你的。

你真正要做的,是覺察自己需要什麼樣的關係,
並堅定相信你本來就值得。
立即下載
共振夥伴告訴我:
他覺得兩人之前是真的很好,
對方也曾好好接住他。
所以如果這次換對方需要被接住,他願意去做。

而在外人看來,他們的關係已經難以挽回,
周圍的人也勸他:「這種人不可以要。」
但我和他說:
「只要你不是在委屈自己,而是顧好自己,
那麼無論你做什麼選擇,我都支持你。」
最後,他們和好,現在正開心地一起旅行。
但在打這篇文的過幾天
他們又吵架了,然後又和好又繼續旅行了:D

全零就這樣看著,讓這位夥伴不斷地嘗試
他也透過各種方式,明白了自己的不安全感
這過程我只告訴他把自己過好,是最重要的。
為什麼把自己過好最重要?
所謂的過好,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
更需要有精神上的充盈。

請試想,當手上有一萬塊,
我們並不會過多在意,十塊、二十塊的損失。

但我們只有一百塊時,
十幾二十塊是重大的耗損。
而如果匱乏感過重,縱然擁有一百萬
仍然會對於十幾二十塊,斤斤計較。

全零自己的修煉之路上
會在發現有匱乏感、焦慮感等等情緒時
覺察這是否是自己的,若非就釋放、清理。

若是自己的,
那就去挖掘,為什麼自己會有這種念想?
一點一滴的持續做之後~
縱然我因為重大開銷要把存款清空
但依然沒有金錢焦慮感
有時候會覺得自己這樣沒有焦慮感真的好嗎?

不過識破焦慮只會讓自己不適,
而非真正帶來資源後,就放下了對焦慮的需求
轉而將自己的心力,
放在可以帶來更多更高價值的事情上。
而這也代表,金錢焦慮的事件我已經體驗完畢
我可以去體驗其他,我想體驗的種種了。
全零的聊解室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回歸自身的真實,而非代入他人事件
全零想提醒大家:
噗文的各情境都只是用來舉例,
每段關係、每個人都不同,無需代入,
更不用替自己貼上不屬於自己的標籤。

重點在於:當對一件事有感覺時,
去問自己:
「為什麼我會有這個感覺?
這份感覺是源自於什麼?」

這就是課題真正的禮物,也是課題的本意。
看見自己的真實
之後會再分享「投射」的故事
很久以前就想講,但一直沒有很好的角度可以分享

終於在持續的自我調整後,找到投射的本質
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但在此之前,我想要先分享
這次的澳洲之旅
覺得對事不對人的想法
還有很多可以分享,所以該噗首
增加Part 1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