ㄊ²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中後半提到毒品相關
15年前開始的海洛英防治,成效非常好
→對15年後的現在造成的影響The KK Show 332 - 台灣有沒有連續殺人魔?犯罪心理學教授 戴伸峰
latest #17
ㄊ²
6 days ago
這樣教授提到的2026無差別攻擊會增加的推測可信度很高ㄟ
ㄊ²
6 days ago
(不完全相同的)大意:

約15年前台灣開始用醫療的觀念治療海洛英成癮者
成效以世界等級來說是數一數二的非常好
海洛英新成癮者大降到百人
可能再15年甚至可以說能完全控制海洛英成癮
立即下載
ㄊ²
6 days ago
但毒品這種存在
是如果抓A,就會轉去使用B
一級毒品不能使用,就會轉去二級毒品
加上海洛英使用後就是躺著不動
不符合現在的社會風氣
現在社會急於成功,沒有人要躺在那邊
ㄊ²
6 days ago
安非他命就在當時(約2010)開始急遽上升
到現在還在增加
安非他命還被開發了性愛方面的使用方法
讓傳播更快更廣
ㄊ²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
安非他命會毒害神經細胞
神經細胞功能會被毀掉
不管你多久以前服用過安非他命
過了十年、十五年、二十年
這個傷害都可能會浮現出來
產生幻覺
稱為類思覺失調
:「就是物質濫用後的類思覺失調」(原句
ㄊ²
6 days ago
一般遺傳或自己病發(不確定用詞)的思覺失調
比較多樣態是潛伏型或消極型
會僵直 站在、坐在那邊很久
覺得自己是一個物體
ㄊ²
6 days ago
但如果是安非他命引起的類思覺失調
會有一半的機率演進成積極型的病癥
會有妄想 被害妄想、被攻擊妄想——他就會反擊
ㄊ²
6 days ago
當時處理海洛英轉用安非他命的人
時間差不多到了(????) 所以才推測類似的無差別攻擊可能會增加
ㄊ²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1) 他是病理性精神病造成的犯罪,但現行法律還不夠應對(分類太少、規定太少、界定不明等等)。

-2) 會有攻擊性,但由於毒品的傷害,通常這種毒品引起的攻擊,攻擊力會比較薄弱(相對目標明確、仇恨的犯罪),因而導致法律判刑不會太重

-3) 1+2→社會一定氣死 (非教授用語
ㄊ²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 可以放心的是:精神病鑑定非常嚴謹,幾乎演不出來
犯人會騙,單一人士單一事件可能會被騙到,但鑑定是十幾位以上專業人士(這邊說教授至少就15位),長時間的 各自分開重複訪談犯人、被害者、親屬、好友等等,再交叉比對、討論,最後才有結果
ㄊ²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談到這邊提到教授本人被騙的經驗
超恐怖
1:00:15
ㄊ²
6 day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7dWYQHPk7Qrc57eOyA11R.png
大爆笑
ㄊ²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後面有聊到說
1) 去監獄上課,被做詐騙的學生邀請等出獄後一起做詐騙,說一個月給他兩百萬兩千萬,還留了手機。(開玩笑:心動XDD)

2) 結尾聊天,談到「是『沒犯罪』(不會犯罪),還是『還沒犯罪』」,教授說認為自己是「還沒犯罪」,然後分享了自己有設定一些剎車(親情等等)

3) 承上,凱莉開玩笑請教授分享,想過想做的犯罪是什麼?「因為如果你開始犯罪,你媽的會超強哦,沒人抓得到你」(開玩笑語氣)
ㄊ²
6 days ago @Edit 6 days ago
----
想到前面還有提到(有關於隨機攻擊)

鄭捷事件後,通常經驗會出現大量模仿犯
但台灣沒有發生

原因之1) 政府快速增加見警率
原因之2) 台灣人與人之間的緊密程度很高
ㄊ²
6 days ago
通常(國外經驗)發生攻擊,周遭民眾會全員立即逃生
鄭捷案來說,犯案當下是有很多人準備抵擋及攻擊的
成本++ 對後續制止模仿犯減少有影響
ㄊ²
6 days ago
人與人關係緊密另一面是類似情勒感 (缺點)(凱利舉例)
好處是能抑制這種犯罪發生 (優點)(犯罪成本增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