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這個YouTube影片的總結:
影片由NiceChord(好和弦)頻道的微微官大為主持,主題是「什麼是大調和小調?」。影片目的是介紹音階和調式的基本概念,尤其是大調與小調的區別,並計畫以此為基礎開展一系列相關的教學影片。
1. 調式與音階的基本概念
影片開頭提到,「調式」這個詞在音樂理論中有極為廣泛且深奧的研究,相關文獻字數多達八萬多字,遠超過哈利波特小說字數(約七萬七千字),顯示調式的複雜性與重要性。不同時代、文化對調式的定義也不盡相同。不過,微微官大為用一句話簡化說明:「調式就是音階中音與音之間的排列模式。」
在西方古典音樂及傳統音樂中,最常用的調式只有兩種:大調和小調。
2. 什麼是大調?
大調是大家最熟悉的音階模式,影片以大家耳熟能詳的「多來咪發索拉西多」(Do Re Mi Fa Sol La Ti Do)音階為例,但重點不是音符本身,而是它們的排列模式,也就是各音高之間的間隔關係。
- 大調的音符高低間隔並非均等,而是由「全音」和「半音」組成。
- 全音是兩個音之間的較大距離,半音是較小的距離。
- 大調音階中,七個相鄰音的間隔依序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 這個特定的排列模式讓多來咪發索拉西多聽起來和諧且完整,一旦有音偏離這個模式,人耳很容易察覺。
- 只要從任何音開始,依照這個全全半全全全半的模式排列,就能創造出一串聽起來像大調的音階。
3. 什麼是小調?
小調的產生非常簡單,只要在大調的基礎上,把第三、六、七個音降低半音,就會得到小調模式。
- 以C大調(由C開始的多來咪發索拉西多)為例,降低第3(Mi)、第6(La)、第7(Ti)音各半音,就形成了C小調。
- 小調的音階聽起來比大調更帶有悲傷、憂鬱或陰鬱的感覺,情緒色彩和大調的明亮、歡樂形成對比。
4. 大調與小調的情緒差異
- 大調通常給人明快、開心、積極的感覺。
- 小調則偏向悲傷、內斂、憂鬱。
影片也示範了C大調與C小調的音色差異,讓觀眾能直接感受這兩種調式的不同情緒。
5. 學習建議與後續規劃
主持人強烈建議觀眾親自到鋼琴或鍵盤上彈奏大調與小調,從實際聽覺中熟悉兩者的差異與特性。
同時表示調式的故事非常豐富且深奧,這只是最基礎的入門,未來會繼續推出更多關於調式、音階及其變化的影片。
6. 影片風格與結尾
影片風格輕鬆幽默,主持人多次重複自己想說的話,增加親切感與趣味性。
結尾邀請觀眾到NiceChord網站學習更多音樂理論、編曲及電腦音樂技巧,並感謝觀眾收看,期待下次影片再見。
---
總結來說,這支影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了大調與小調的基本概念和音階結構,讓初學者能理解大調與小調之間的差異及其音高排列的科學基礎,並鼓勵實際操作以加深印象。對於想要深入了解調式及音樂理論的觀眾,這是非常好的入門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