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收錢啦~機器狼投進去囉汪(把十圓投進小豬身體裡)
以下是這個YouTube影片的總結:
- 來賓與頻道
- 來賓:IG「鐵蛋存錢日記」版主、作者鐵蛋(女性),曾任旅遊業產品規劃、前總編輯。
- 主題:鐵蛋從 25 歲有第一個百萬存款,到 27 歲因短線當沖慘賠、負債、再靠外送、兼職與定期定額投資(ETF / 存股)翻身,兩年內還清債務並累積被動收入與資產。
- 背景與早期經歷
- 鐵蛋在淡水長大,綽號來自「鐵彈」與黑色機車的結合,所以取名為「鐵蛋」。
- 25 歲時,她靠第一份工作(旅遊業業務/領隊)與獎金,省吃儉用,累積出第一桶金約新台幣 100 萬元(疫情前)。
- 之後轉到旅遊產品規劃,工作內容是設計行程、挑飯店與餐廳,並實際帶團驗證行程可售性。
- 墜落:從存款到負債
- 疫情期間好奇股市與短線操作,開始看書、照指標(如 KD 等)做短線操作,後來投入更多資金與加入跟單社團。
- 初期有幸獲利,使她越做越大、槓桿放大、頻繁當沖;結果遇到劇烈回檔,累積虧損曾一度超過 140 萬,實際負債約 75 萬(數字在訪談中提及)。
- 她沒有告訴家人(父親是傳統,不願拖累家人),選擇自己默默承擔並還債。
- 還債期(大半靠自己)
- 為了償還債務,她一度做到「一週 7 天、365 天都在工作」:
- 早上 5–6 點起床送早餐外送,送到 7–8 點半再去上班。
- 白天上班(旅遊公司)到 18:00,下班後 18:30 開始再跑晚上的外送,常跑到 20–21 點。
- 週末到餐廳打工,或其他兼職增加現金流。
- 每趟外送基本費用大約 40–45 元,加成或雨天獎勵會更多。她把跑外送當作「破關機制」,用遊戲化心態減少痛苦。
- 心理層面很艱難:有一天當日虧損最重時她爆哭、情緒崩潰,但那次成為轉捩點。她刪掉短線與當沖的交易 App,決定不再碰短線交易,改以穩健、長期為主。
- 轉念與策略改變
- 從「想一夜翻本」轉為「慢慢來、拉長時間看人生」:她用「放大鏡看股價,不如用望遠鏡看人生」來形容心態改變——不再每天盯盤,而是以五年、十年為投資視角。
- 建立紀錄與公開自我監督:從 2022 年 8 月開始在 IG 記錄每月收入、支出與資產變化,公開過程不但讓自己有動力,也吸引不少同樣負債或想改變的人互相激勵,形成善的循環。
- 投資與存錢做法(翻身核心)
- 核心方法是「最懶人的定期定額」與存股、投 ETF(她強調長期持有、每月定期定額投入)。
- 不追逐短線、避免槓桿與頻繁交易,把注意力放在現金流(薪資 + 兼職外送)與穩定投入資本市場。
- 強調「一步一腳印」:每天的小努力(存一點、賺一點)會累積成大成果;不要被一時錯誤打倒,而是長期修復與累積。
- 成果(數字)
- 在短短約兩年內,鐵蛋把負債還清(過程艱辛但成功)。
- 現在被動收入約每月 33,000 元(主要來自投資所得/股息與資產產生的被動現金流)。
- 資產已衝破約新台幣 300 萬(影片中提及超過 300 萬的資產規模)。
- 心理與實務上的體悟(她分享的重點建議)
- 面對錯誤要勇於承認與面對:她爆哭後反思,才開始真正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