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a
11 hours ago
latest #10
掰噗~
11 hours ago
才不告訴膩雷~~~ (party)
ella
11 hours ago
還是失敗呢
YT總結bot
11 hours ago
以下是這個YouTube影片的總結:

影片資訊簡介
- 影片系列:《存股人生》系列,第五十一集 — 「時間與信念的證明」
- 頻道/作者:Justin碎碎念
- 主題:一位普通上班族從2018年開始定期定額、長期投資ETF,經過7年(約2555天)的時間如何用紀律、耐心和時間,體會到複利的魔法,最終資產成長顯著並獲得被動收入的自由感。

主角設定與一開始的狀況
- 主角是普通上班族,沒有投資背景。2018年剛工作第三年,每月可存約15,000元,銀行存款利率極低、通膨侵蝕購買力,促使他開始研究投資。
- 初期嘗試過看大量書籍與教學(20本投資書、各類教學影片),也短線操作過(投5萬元、一個月賠8,000),但從經驗中體會到需要自己的一套邏輯與策略。
立即下載
YT總結bot
11 hours ago
決定的策略與操作方式
- 最終採用的策略:定期定額(DCA)投資指數型ETF(其中一檔追蹤標普500)。選擇理由:
- 避免選股風險、不必盯盤;
- 一次買進整體市場以分散風險;
- 長期來看大盤趨勢向上;
- 適合忙碌上班族、管理成本低。
- 執行細節:
- 2018年4月開始,每月固定在發薪次日投入15,000元到兩檔ETF。
- 後來視市場與自身財務調整:2020年崩盤時把月投入提高到20,000元,並在3月低點一次投入10萬元的大額加碼;之後若有獎金或額外收入也會一次投入。

重要時間點與心路歷程(含數字)
- 2018(第1年):每月投入15,000元,12個月投入18萬元,年底帳戶約19萬元,報酬率約6%。感覺成長緩慢,有些失望。
YT總結bot
11 hours ago
- 2019(第2年):中美貿易戰引發市場波動,帳面有時虧損,但堅持紀律,每月投入使得下跌時能買到更多單位,年底投入累積36萬、帳戶約38.5萬,報酬率約7%。學會接受波動。
- 2020(第3年,疫情崩盤):3月股市暴跌,帳面一度從累積近50萬掉到最慘約28萬多,面臨強烈恐慌與想賣出的衝動。最關鍵的轉捩點是他回想過去歷史經驗(危機後市場會反彈),決定不但不賣,反而加碼:把月投提高到2萬,並在3月低點一次投入10萬元。此後各國放水、降息,市場反彈,2020年底帳戶回升並創新高,年底帳戶約95萬(該年總投入約80萬)。
- 2021–2022(第4–5年):本金累積到一定規模後,帳戶增長速度開始變快(開始感受到複利效果)。到2022年底帳戶已約180萬。
YT總結bot
11 hours ago
2022年雖有俄烏戰爭、通膨與升息導致市場修正,但他已不再恐慌。
- 2023(第6年):真正體會複利,當年的帳戶淨增53萬(當年投入約24萬),被動回報等同於一整年薪水的水準,首次感受「被動收入」的力量。
- 2024(第7年):受AI浪潮與市場回升影響,帳戶再增72萬(當年投入24萬,市場回報占大多數)。到2025年,距離開始投資已約7年,總投入約130萬,帳戶約368萬,扣掉本金淨賺約238萬,總報酬率約183%(複利與時間的力量)。

情緒挑戰與心理調整
- 多次遇到想放棄的時刻:特別是2020年3月帳戶重挫30%時曾打開賣出按鈕好幾分鐘;也曾被看到朋友短線暴利所動搖。
YT總結bot
11 hours ago
- 關鍵在於克服情緒和保持紀律:回想書上與歷史教訓、相信「下跌是買進機會」、把投資習慣化(自動扣款、視投資款為已不存在的錢),讓他不被短期波動驚動。
- 他認為投資路上最大的敵人不是市場,而是自己情緒。

反思與遺憾
- 後悔沒有更早開始──若23歲就開始投資,和26歲開始相較,複利差距會非常大;時間比金額更重要。
- 覺得在2020年崩盤時如果更勇敢把更多存款投入,報酬會更好,但也承認事後諸葛,每當時能不賣出並加碼已經很不容易。

他認為最重要的三件事情(重點結論)
1. 持續投入:不論市場好壞,都維持固定投資節奏(pay yourself first、自動化轉帳)。
2. 保持紀律:尤其在市場崩盤時不要恐慌賣出,遵守既定策略。
YT總結bot
11 hours ago
3. 給時間:複利需要時間發酵,通常至少要5年以上才會開始明顯看到效果,前幾年看起來成長緩慢是正常的。

影片傳達的核心訊息與價值觀
- 複利不是神話,但需要時間、耐心與紀律。前幾年像在「打底」,一旦本金體量夠大,成長會呈指數化加速。
- 定期定額投資指數型ETF,是一種不需盯盤、不需要高超技能、且能與生活共存的投資方法,能帶來被動收入與心理上的自由。
- 對年輕人與初學者的建議:越早開始越好,即使每月只能存少量(5千、1萬)都值得開始;把投資當成固定支出,自動執行,避免情緒干擾。
- 投資讓他獲得的,不只是資產數字的增加,更是選擇的自由與心理安全感:不必為工資屈就不喜歡的工作,可選擇換跑道或提早退休的可能。
YT總結bot
11 hours ago
結語(影片作者的感受)
- 回顧七年,他認為最大的收穫是明白時間與信念(紀律/耐心)會把本金化為加速成長的引擎。雖然過程中有恐慌與動搖,但堅持下來的結果證明複利與時間的力量是真實存在的。
- 他鼓勵觀眾:開始比等待更重要,長期、穩健、紀律地投資,時間會給你答案。

(備註:影片中穿插許多個人情緒描述、具體數字與時序:例如2018年啟動、2020年疫情低點加碼10萬元、2020年底帳戶95萬、2022年底約180萬、2023年帳戶增53萬、2024年再增72萬,最終7年總投入約130萬、帳戶約368萬、淨賺約238萬,總報酬率約183%。)
(影片長度超過免費使用者最大長度,僅總結前15分鐘的內容)
ella
11 hours ago
哇塞!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