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plurk.com/3B2KlsT0nOYYxtze5qa4Av.png
《逆統戰:烽火》的【大明之月】開始!目前遊戲內已經為各個陣營暫時改名(持續1個月),開服以來第一個歷史事件任務(從1351年元末白蓮教起義開始)也已經透過電報發布。我們預計11月14日會推出新角色「綹明」(永曆帝與懷愍太子的末裔,廣西人,宣傳家,暗器符文,名字第一個字唸ㄌㄧㄡˇ),並且自即日起提前實裝了等待已久的卡池保底功能(目前設定是200抽至少獲得1次主打幹部),官網商城和刷卡功能也已經恢復。

這次活動的陣營改名時未必選擇同一個時間點的政權名,而是會選擇與明朝近三百年歷史存在交集並且能彰顯這個國家/民族的前世今生的名稱。本次改名與緣由參見如下:

(文長下收)

#逆統戰烽火 其實這遊戲地圖根本就很適合當明代地圖來使用
❖臺灣→東寧(1661-1683)
南明在臺灣最後的波紋,也是臺灣被清帝征服以前的最後一個政權。

❖香港→嶺南海寇(14-17世紀)
從曹真一直到劉香的海盜史基本上都與香港脫不了關係。本來考慮過讓香港扮演何真、袁崇煥、平南王(三藩)、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類的勢力,但都不如嶺南海寇與香港開埠初期歷史的傳承性。

❖蒙古→北元(1368-1635)
這邊的北元採取了國際上史學界的定義,也就是把後來的韃靼與瓦剌都視為北元政權的延續體,因為後來的蒙古統治者實際上都沒有放棄成吉思汗以來的大蒙古國國號(大元這個名字則是斷斷續續到16世紀都曾被使用)。
❖藏國→烏思藏(1358-1642)
烏思藏作為一個地理名詞,雖然明朝曾經成立烏思藏都指揮使司接替元朝的烏思藏宣慰司實施羈縻,但明朝無法實際控制此地。真正統治此地的政權依序是帕木竹巴、仁蚌巴與藏巴汗。

❖哈薩克→金帳汗國(1242-1502)
即欽察汗國,大蒙古帝國的構成部分,其中白帳汗國的世系日後演變成了哈薩克汗國,是哈薩克民族的雛形。

❖維吾爾→察合台汗國(1224-1700)
大蒙古帝國的構成部分,日後以東察合台汗國、葉爾羌汗國的姿態在南疆延續,曾被明朝稱為亦力把里。東西察合台分別就是今日維吾爾與烏茲別克的雛形。
❖滿洲→後金(1616-1636)
雖然後金直到1616年才成立,但其主張就是恢復並繼承13世紀的金朝。後金在當前就已經自稱滿洲國(Manju Gurun),並且認為滿洲是行之有年的民族自稱。後金後來改國號為大清。

❖反賊聯盟→南明(1644-1662)
歷史上永曆帝最後落腳的地方是緬甸,正好與遊戲中反賊聯盟的出發地域相近。遊戲中可選用的大明紋章也是屬於反賊聯盟的。扮演反賊聯盟正好可以體驗類似於南明企圖自西南反攻的未遂心願。
立即下載
❖紅軍→紅巾軍(1351-?)
掀起元末民變的紅巾軍,碰巧還真的在歷史上被簡稱為紅軍⋯⋯紅巾軍日後演變成元末群雄,其中一支就是後來的明太祖朱元璋(不是朱雪璋)。雖然遊戲裡紅軍的根據地北京就是明朝中後期的首都,但暫且不稱紅軍為大明,叫作紅巾軍有比較多想像空間(而且紅軍玩家們確實也一直處於國號紛亂的狀態)。
關於歷史事件任務的部分就留待下一篇文介紹,不過先提醒一下事件的勝敗除了提供大量陣營分數之為,是可能影響後續事件走向的,也可能觸發免花費分數的城鎮改名。

#逆統戰烽火 其實這遊戲地圖根本就很適合當明代地圖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