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分析文章很長,但平常有在追戰況的應該都看得懂。
我來擷取幾段跟戰況無關的政治分析:
烏克蘭試圖打擊俄羅斯石油生產和精煉的企圖,與美國對俄羅斯化石燃料出口日益加強的制裁相配合。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市場對這些制裁的有限價格反應表明,預期俄羅斯石油仍將持續供應。
俄羅斯與美國在烏克蘭衝突中展現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俄羅斯在拖延談判進程的同時,持續在地面推進軍事行動;而美國則透過制裁等手段,試圖提高俄羅斯的代價。
當西方領導層抱怨俄羅斯似乎對結束戰爭毫無興趣時,他們說對了,但他們錯過了重點。俄羅斯現在並無意結束戰爭,因為這樣做不符合俄羅斯的利益。
對烏克蘭陣營而言,這場戰爭已不再是一場與俄羅斯軍隊的對抗,而是一場更抽象的與俄羅斯承受戰略代價意願的較量。西方國家不再試圖阻止俄羅斯佔領頓巴斯,而是測試普丁願意為此付出多少代價。
作者結論:
歷史經驗表明,一場基於耗盡俄羅斯戰略耐力和戰鬥意願的遊戲,實在是一場非常糟糕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