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
1.小孩主要照顧者必須是爸媽本人,其他人都只是幫忙而不是主力
2.3歲以前跟父母的依附關係很重要
3.不走菁英教育路線
4.養小孩不用過度精細
5.覺得學霸不是靠錢能砸出來的
特別是第三點,工程師圈其實不少爸媽會希望小孩複製自己靠讀書翻身的路,而砸錢搞菁英教育

但事實上很多工程師家庭是很脆弱的中產階級,薪水一停生活歸零的那種
為了供小孩去念超貴的私校弄得家裡經濟壓力很大 夫妻失和的案例聽到不少
所以我一開始就先跟教授說白了,除了幼稚園抽不到公幼沒辦法只好念私立之外,小學國中我不想讓小孩念超貴的學校。
雖然兩人收入加起來是中產沒錯,但我們背後沒有父母可以金援,年紀也都要40了,搞定自己的養老比砸錢搞菁英教育重要。----不需要小孩負擔我們的老後問題,才是給他減壓。
如果要搞菁英教育,就要送佛送到西天,要供就要把大學以後到出社會的路搞定(例如就業問題一併搞定),不要供到一半斷掉,不上不下的更慘。
例如要送小孩出國,就要思考怎麼搞定他畢業後的身分問題,萬一他已經習慣國外的生活,但又沒辦法留下來,回台灣又適應不了台灣社會/職場,那真的會超級煎熬~~~~
會有這個討論是因為,他同事送小孩念國際學校,我聽了後直接叫教授打消這念頭。
要送就要有本事送到底(送到國外念大學),跟搞定國外身分,不要送到一半斷掉,不然重新適應不一樣的教育體系超痛苦的。
但根據我們雙方的資源,送到一半斷頭機率超高的。
我家族裡面也有走這種教育體系的,但人家不是領薪水的中產階級,而是有資產的富貴人家。連睡著都會有進帳的那種。
他們家就是一路把小孩的路,從幼稚園到大學研究所畢業,甚至連就業的路都舖完了。
不需要靠教育跨越階級,他們本來就是那個階級的人。
當然如果魚卵很有本事,要靠自己去哪裡我都OK
但爸媽沒那個屁股就不要硬吃瀉藥了
領薪水的中產階級的經濟其實很脆弱,產業結構一改變,時代風向一換,很可能收入就掉下去了。
不要學有錢人的玩法。
ALL IN資源在小孩學習上,人性一定會下意識地希望回本。但這對小孩來說壓力太大了。
學習成績跟未來收入也不一定緊密掛鉤。我不想當望子成龍的媽~
講老實話,我自己都沒達到父輩的成就了。
我爸媽花在我身上的教育成本其實根本打不平,還好他們沒有投入更多 (爆)
SOSOBI: 我也有看過....... 送佛就要送到西天,送到一半斷掉摔下來太痛了
duoeel: 我一直在控制教授對魚卵專案的期望值

他能靠自己跟教育跨越階級翻身很厲害,但我覺得他不能期待他兒子也能辦到
從底層翻身到中產是一個難度,但從中產再跨越到資產又是一個更高的難度。
東🥦🍅久八是真
3 weeks ago @Edit 3 weeks ago
靠錢砸出來的背景,在同儕中會很格格不入,你看起來背景很好但其實心裡很對不起原生家庭。拿著良好資源學習、卻都讀的不怎麼樣。只有自己嘴明白那種罪惡感
而且翻身除了教育外,時代機運也很重要。我承認他很努力,但同時也是因為他選對了產業跟路線。
但是20年後,他兒子走同樣的路不一定走得通。
他現在都不敢肯定未來等魚卵長大後,工程師這職業是否還可以像現在這樣高薪ㄌ
y78963524182: 能夠進去念同所學校,跟能夠融入是兩回事。例如同學寒假都去瑞士滑雪,我兒可能只能去北海道玩..... 家庭撐不起同儕的社交成本,除非他內心很強大,否則真的會很難受ㄅ
一開始教授也跟我說覺得小孩念全美幼稚園很棒
然後我把我們住處附近的全美註冊費拿給他看,他就沉默了。然後跟我說小孩念一般私幼也可以
比起買車買包包買名牌啥的
教育才是真正花錢的
這時候他開始慶幸我當初買的那間房子是在當地的好學區
台北好學區的房子買不起,但外縣市學區好的房有買到
lo_yin: 而且長大後還要花很多時間探索自己、與自己和解、尋找適合自己的出路。繞更遠XD
duoeel: 我爹的成長背景就是PLUS版的教授啊,都是家境困難+養育者沒有教育觀念,靠讀書+做對工作從底層翻身到中產。
但從我這一代就可以看到,中產砸錢也不一定能讓小孩可以跨越階級,小孩能夠同樣維持中產不滑落就很了不起了
我只能說還好我爸媽沒有全砸錢在小孩身上,有搞定自己的養老。所以我們這幾個小孩沒有必須要讓爸媽回本的壓力(爆) 工作選擇上也比較有自由
甚至我還跟我媽說,你們當初就該少花點錢在小孩身上,多買一間房,你們現在日子可以過更爽(欸)
還好教授認同我的想法

不然真的吵架吵不完
真的,能不要滑落就很拼了
感謝家裡能讓我現在這樣,嗚嗚嗚嗚嗚TvT
duoeel:

我賺得沒有我爸多......
所以我也不期待魚卵可以超越他爹,這實在是太吃時代紅利了
有共識真的很重要,但,隨著小孩長大也會有同儕的壓力,這時候就看父母能不能頂得住潮流跟為小孩找出合適的路⋯
我覺得現在北部軍備競賽得很誇張

是我這個中部人沒想過的程度
等到魚卵上學環境又不同,不知道那時候會面臨什麼樣的社會
skiyo0109: 等他出社會的時候,搞不好時代的版本規則又改變了

我不希望他長成
"我爸媽說只要好好念書,等我長大後什麼都會有,怎麼跟當初說不一樣~崩潰"的男性啊
北部軍備競賽很猛喔XD 我同時加入好幾個不同地區的媽媽社團,裡面風氣差很多。所以我之後會逃走,沒有要加入北部的軍備競賽
同儕的壓力是一定會有的,例如現在就有 "我同學都在滑抖音,為什麼我不可以滑" 這時候就很考驗爸媽的智慧了
lo_yin: 我最近聽到同事聊都覺得可怕⋯但可能真的因為我原生家庭是中部鄉下&從小到大都唸公立學校一路到研究所⋯時代改變還有環境真的差太多了
其實晚生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前面的路有很多前輩已經先走過了.........
skiyo0109: 我也不是都市小孩。但都市小孩也有他們自己的苦,例如我嫌台北房價高,我還可以回老家買房,但他們似乎退無可退......
然後台北房價也不是純靠好好念書努力工作就可以高攀得起的。我們私下都開玩笑說,台北房子不是拿來買的,是用來繼承的。
PS:創業也不一定買得起,我身邊差不多年紀的創一代,好多都退到林口青埔買房了
老台北市人→到新北外圍買房。老新北人→雙北外圍買房。 目前我同齡的人在市中心如果有房,大多都是繼承來的。
台北房價太可怕惹
我連青埔都覺得貴

台灣的房價很瘋狂
新竹房價也不便宜,但我老家在新竹有土地,所以如果我回新竹,也會走靠爸媽路線(欸) 在北部大都市不靠父母要紮根太困難了
skiyo0109: 我妹最近打算在青埔買房,她做金融業的業務主管,年收超過200。原本因為小孩在台北念書所以想在台北市買房,但她看了三年,咬碎牙還是買不起,最後只能退去青埔看房。
她的收入也算不差了,但要在台北紮根還是很難
skiyo0109: 我自己也是覺得青埔貴,要買在青埔我會覺得我不如乾脆回老家算ㄌ.....反正開車一小時就到我老家了,不如直接從自己老爸手上買地搞自建房
以前北漂時候很羨慕台北同事生在台北,住台北不用付房租,現在我慶幸我老家有房有土地.......受不了台北我還可以逃跑回老家當田僑仔
所以我也是跟教授說,我們搞定自己養老,買好房子跟土地,如果魚卵哪天受不了大城市了,還可以回老家過著舒服的小日子。 我真的好不上進
我覺得你們送佛送西天這個觀念完全正確
還不如留一筆夢想預備金
看小孩長大,自己想怎麼用,要出國要創業再說
北部軍備競賽真的很恐怖,之前聽小夥伴說過他們貴族學校的黑暗面就覺得...中產階級真的玩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