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https://images.plurk.com/2xOpnr2bOZX5anpCmuRdhn.jpg #觀影完畢
latest #34
掰噗~ 覺得
1 weeks ago
你說得真是太對了!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會想看這部片,主要是聽到馬欣的podcast
立即下載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在看片之前其實我大概已經知道了劇情,整部劇情也很簡單,是一位即將滿31歲的單親爸爸帶著剛滿11歲的女兒一同前往土而其度假的故事,但實際上看過電影後,以電影的敘事手法上更完整地說,是一位剛滿31歲的女兒透過當年那台紀錄這段旅程的手持攝影機,重新回想在那段旅程中31歲的父親,他慢慢地抓住了那個父親背後的憂傷。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導演在整部電影裡面留下了很多空白,很多地方她只是點到為止,所有關於這一部分都很明顯地顯現在父親這個角色上,你隱隱約約知道這個父親其實沒有什麼錢,但他竭盡努力盡量讓女兒在這趟旅程中玩得開心,隱約知道父親有著一個無形的壓力與絕望侵蝕著他,但他竭盡所能地隱藏著,所有的空白幾乎都在父親身上,我才明白這整部電影就是一場年長至父親當年年歲的女兒重新回憶拼湊當時的父親,而這位父親很明顯地已不存在於現實中。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導演在後續的採訪中有提到,其實他很意外會得到了許多觀者的共鳴,後來重新去探討原因,很大一部分大概就是這些留白,讓觀影者更容易帶入自己相關的經驗,從而產生自己個人經驗的失落與哀傷。我很喜歡導演這部分的感悟。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我永遠不會否認觀眾對這部電影的體悟,我認為無論你如何填補故事的空白,最後的失落對每個人都會產生同樣深刻的共鳴。」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不過第一次觀影的時後,其實我對於這對父女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有衝突的那段有點看不太懂,也就是女兒為了想慶祝父親生日,他偷偷幫自己跟父親報名了晚上的登台歌唱表演,父親知道後拒絕上台,女兒大概是想著只要他上去唱,父親就會上來陪他一起繼續唱,但直到他唱完了整首歌,父親都沒有上台。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我一直不是很懂為什麼父親會這麼堅持不上台,後來我在另一篇影評中得到了一個解釋,這一部分的空白,那些被導演刻意刪掉的影像裡面,有一部分被隱藏起來的是父親的性向,那首父親不願意一起上去合唱的是R.E.M.《Losing My Religion》這首歌被視為主唱Michael Stipe 的出櫃之歌。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我覺得這個影評寫得很好,在父親的解鎖上讓我整個恍然大悟,影片中所有稍微有些看不太懂的細節完全得到了合理的解釋。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我覺得裡面最打動我的是穿插在其中父親隱隱出現在乎閃忽暗的舞池裡,無神地跳著舞,成年的女兒也在當中,但隨著影片的推進,女兒有時像是無法忍受不能再看父親任何一眼,有時卻又很憤怒地一直看著父親,舞池的最後一次出現,是父親邀請11歲的女兒在這趟旅行的最後一晚晚飯後,一起到舞池跳舞,本來明亮的舞池裡是開心的父女,下一秒轉換成那個忽明忽暗的舞池,是成年的女兒與失神的父親,女兒像是對父親怒吼,然後用抱著父親阻止他繼續跳下去,下一秒又轉回了那個11歲的女兒與31歲的父親開心地抱著轉圈,這期間搭配的歌曲是Queen樂團《Under Pressure》,看著女兒抱著父親,聽著那一句句聲嘶力竭的why,why,why,跟最後收尾的this is our last dance真的是雙重爆擊,讓人忍不住爆哭。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竟然找得到這個片段,好的,大家一起哭吧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搭配中英文歌詞一起享用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Can't we give ourselves one more chance
為何不再給自己一個機會,
Why can't we give love that one more chance
為何不再相信一次 “愛”,
Why can't w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為何我們不能再次愛人?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give love
付出你的愛,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Cause love's such an old fashioned word
愛是如此老掉牙的一個字,
And love dares you to care for
但愛卻能讓你放開胸懷去關心,
The people on the edge of the night
關心那些瀕臨崩潰邊緣的人們,
And loves dares you to change our way of
愛也能提醒自己,
Caring about ourselves
該去善待自己,
This is our last dance 這是我們最後 (關懷他人) 的機會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我自己有被觸發到個人記憶的點是父親站在石階上,由上往下看著,下面的女兒號召其他觀光客一起為生日的父親唱歌(這邊唱的是For He's a Jolly Good Fellow)父親的表情從笑眼轉為迷茫,又像是準備要哭出來又像是準備生氣,但他最後還是笑著,那樣的一幕,讓我想起自己也看過類似的臉,出現在我外婆身上。那一刻讓我很想上前去抱抱那位父親。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總之,這是一部餘裕很強的電影,看完後的幾天會有意無意地會想去重新復盤片段,某一個畫面當時的父親在想些什麼,為什麼在那個當下他會有那樣的舉動?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而我已經趁著還買得到的時候,購入了DVD,目前只感嘆沒在當時剛上映的時候去拿DM海報收藏。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節錄兩個我喜歡的倆人之間的對話: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我喜歡我們共享同一片天空
什麼意思?
有時在下課時間
我會看天空
要是能看見太陽
我就會想到我們都看得見它
就算不在同一個地方
沒有真的在一起
也算是在一起了,你懂嗎?
我們都在同一片天空下,所以......也算在一起了。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你會搬回蘇格蘭嗎?
不會
為什麼?
日照不夠。
真幽默。
那裡已經成為過去了。
我感覺......
一但離開出生長大的地方,就不再完全屬於那裡。
不盡然了。
不過愛丁堡一直都......
我從來沒有真的歸屬感。 我有,那裡是家。 我很高興你這樣想。 但你不會知道你將落腳何方 你想在哪裡生活都可以,想當什麼人都行,日子還很長。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以及覺得這個podcast對於這部電影的討論比較精準吸引我▲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我會這樣說是因為聽了幾個討論這部的電影的podcast,我個人覺得聽以男性的觀後討論有種他們其實沒有很看懂的感覺,雖然客觀的來說每個人的觀後感其實都沒有所謂的對錯,但自己在聽的同時就是會覺得你的說法我覺得沒辦法成立的感受。
本日占卜
1 weeks ago
餘韻
本日占卜
1 weeks ago
我聽你說的時候倒是覺得不想上台去非常正常,有點疑惑不想上台這需要理由嗎?憂鬱的時候會不想見任何人,更別說在一群人面前,看著大家熱切的臉,大家都好像很快樂,但我快樂不起來,只是個掃興的人,也不想加入
本日占卜
1 weeks ago
他在這種狀況下還能帶女兒出去旅行已經很厲害了,上台快樂的唱歌這個應該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吧……
巴拉巴拉
1 weeks ago
父親在這躺旅行各種勉強自己,大概是死期將至吧,他很努力完成跟女兒出去玩幫女兒留下快樂回憶這件事。但你當時跟我說的一句,我覺得你說的很好,病情嚴重真的要儘早就醫。但父親可能是來不及了,於此才有這趟旅行吧
本日占卜
1 weeks ago
除非生理上確診重病末期,什麼時候去治療都來得及(不考慮效率和遇到不好的醫院之類)心理狀態很差的話,醫生會建議住院,規律的生活和吃藥跟諮商,有別人處理所有瑣事,這應該還挺有用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