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子君
1 weeks ago @Edit 1 weeks ago
跟朋友聊到關於「美的標準」
人覺得什麼美是否是訓練出來的
latest #6
個人覺得人對於熟悉、好理解、規律的東西是會覺得是舒適、感受好的
自然就會覺得那是美
小孩子會被高彩度吸引
也許是他們更本能的被生物機制影響
成年之後閱歷和經驗會影響我們的看法
更趨向習慣和熟悉的東西才覺得美
事實上就有一批成人喜歡高飽和的色彩
之前的博弈經驗已經徹底顛覆我的世界觀
比起東西美,我更思考是在某個領域或群體,有著某種共同認同、熟悉、習慣的規律
甚至是因為顏色能觸發某種獎勵機制或連結,他們自然會看到那種顏色產生愉悅感
說真的到現在
我已經不知道什麼是美了,美的形式太多種也太主觀,我只能說有某一群人認為這樣的規律和形式是美、又有另一群人覺得他們那樣才是美
最後,美還是沒有統一標準,但是在某種場域裡、某種形式,會有某種正確答案
感覺能做的就是了解更多種美的形式
後來延伸出了時代美感的話題
突然發現自己也活在藝術史w
還有聊到關於數位繪圖和傳統繪畫的差異
在數位裡把邊描實到幾個像素點的差異都要講究,但在傳統繪畫根本沒在意過這個,而邊緣很實反而是一種藝術風格而不是繪畫基礎
今天發現這件事覺得,蠻有趣的
再次應證了
前面說的,在某種場域符合某種規則,在那裡人們就會覺得正確覺得美
一個答案在原本的場域是正確的一旦去錯了場域,自然不會得到認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