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想讀的書好多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讀嘛讀嘛 #不讀會死黑博物館 新月啊, 與怪物共舞 (1) - 藤田和日郎 | Readmoo 讀墨電子書本次推薦的作品是藤田和日郎的《黑博物館:新月啊,與怪物共舞》,這是一部融合了真實歷史與奇幻要素,並以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為舞台展開的異色歌德作品。
(文長下收)
latest #14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故事發生在《科學怪人》問世將近二十年後,名聲漸淡的瑪麗‧雪萊,正過著平凡卻拮据的生活。某日,她收到一樁神祕的委託——要她在四個月內訓練一位年輕女子,讓她能在上流社會的化妝舞會中,不露破綻地擔任女王侍衛。
這個請託看似荒唐,報酬卻高得令人難以拒絕,然而瑪麗很快發現,那名「女子」並非普通人,她的真實身分其實是結合死去的殺手身體與普通村姑的頭顱,創造出的「女怪物」;而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面臨來自俄羅斯的女殺手組織威脅,但因為短時間內又找不到可以匹敵的護衛,才想到這種「以敵制敵」的奇招。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於是,這場宛如小說成真的荒誕委託展開了,懷著恐懼與不安,瑪麗不得不與她親自命名的「艾爾熙」共同生活,她試圖教導對方成為「人」,同時也被迫再次直面自己的創作生涯與心魔,隨著時間流逝,兩人之間產生了微妙的理解與羈絆,而真相的陰影,也在這份情感的微光裡緩緩逼近……。
立即下載
故事以瑪麗‧雪萊為主角展開,延伸出「造物者與怪物」的隱喻。
藤田不只在表層致敬《科學怪人》,更讓這個母題延伸成關於「女性創作者」、「社會異端」、「內在心魔」等等的多重象徵;此外,「月亮」與「轉動」的意象貫穿全作——不論是人物命運、人際關係,還是劍術的節奏,萬物都在旋轉、環繞、牽引,形成一種幾乎對稱的結構。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最令我讚嘆的是,這部作品徹底證明了:「角色寫得好,與性別無關,關鍵在作者的誠意與洞察力。」藤田老師身為一位年過半百的男性漫畫家,卻能用非常細膩的筆法描寫女性,兩位女主角的塑造深刻而真實,既不理想化,也不受限於時代刻板印象,她們的掙扎與成長、對自我與命運的理解,處處能感受到創作者的尊重與理解。(女配角群也是一大亮點,甚至說這部作品有女性主義思想都不為過)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藤田老師的畫風或許不是典型的美型派,但作品整體線條生動、分鏡講究節奏感,還有極富特色的角色五官,都成了難以複製的魅力,此外維多利亞時代的服裝與建築考據也極為紮實,而且不得不提,在重頭戲的舞會情節上,老師甚至特地請人為角色設計禮服,看著附錄完全能感受到他的創作熱情。
劇中雖有愛情線,但真正的情感核心,仍是瑪麗與艾爾熙之間那種跨越恐懼與界線的「愛」,那不是浪漫愛,而是理解與接納,是兩個女性在時代與命運夾縫中彼此成為對方的光。
很多雙女主題材可能會把控不好這個度,讓其中一人的戲被愛情線掩蓋,但這部沒有,在作者的筆下,她們的靈魂交錯成詩,柔軟而堅強,令人動容。
如果你對創作,特別是「歷史與奇幻融合」這類題材有興趣,這部作品幾乎是最佳範本:篇幅不長,卻能在精準的節奏掌控下交織出多層劇情線,並讓象徵與情感互相推動,它讓我明白什麼叫做「不只是比喻用得漂亮,而是讓比喻有內容。」,「怪物與造物者」、「月亮」、「轉動」——這些意象不僅出現在文字裡,更透過情節設置一次次被強化、延伸、再定義,到最後,你會發現那些比喻早已不只是修辭,而是整個故事的根基。
有很多精彩的情節實在不想劇透因此不寫出來了,真的很推薦閱讀
《新月啊,與怪物共舞》是一部融合了理性與感性的奇蹟之作,它講「怪物」,卻比任何作品都更理解「人」;講「死亡與創造」,卻又蘊含最細膩的溫柔,讀完後,會有一種如同月光落在心上靜默的餘韻,令人難以忘懷。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汐~想讀的書好多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值得一提的是,《黑博物館》系列的前作《Ghost and Lady》是以南丁格爾為主角,延續了藤田對「歷史人物與奇幻」的融合題材,同樣超有氣氛!
不過《新月篇》真的更勝一籌,無論是故事的層次還是隱喻的細膩程度,都強太多!因此本篇以《新月篇》為推薦主力,如果喜歡這種帶點現實與魔幻融合的作品,那麼整個《黑博物館》系列都可以放心入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