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吟遊詩人芒果
分享
2 days ago
#電影
#Netflix
#有雷慎入
吉勒摩‧戴托羅的
《科學怪人》
https://pbs.twimg.com/media/GyoahbwWIAAe38V.jpg
https://pbs.twimg.com/media/GyoahvPW8AARERQ.jpg
「選擇是靈魂的所在。」
劇透感想,來談造物的父親、設定、新娘與結局,和戴托羅如何談瑪麗‧雪萊。
latest #20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Watch Frankenstein | Netflix Official Site
《科學怪人》是父與子,或者該說是創造者與造物之間的故事。儘管戴托羅編導的版本並不完全忠於瑪麗‧雪萊的小說,卻有能夠與原作呼應的靈魂。它探討世代相傳的痛苦如何延續與到此為止,縱然心碎,仍然選擇生命去活著。
────────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 造物的父親
心愛的母親死於分娩時,維多‧弗蘭肯斯坦尚且年幼,自此從未走出喪母之痛。他指責嚴厲且醫術高明的父親,如同對造物主的控訴,發誓自己將會比對方懂得更多,終有一天能征服死亡。
長大後,維多對母親的眷戀體現在他血紅的手套上(以及只喝牛奶的細節設定)。母親生產而死之前留在他衣衫和臉頰的血手印,彷彿化成維多沾染血腥、意圖違反自然秩序的雙手,而他象徵意義上的兒子「造物」(The Creature)也因為那雙手從死亡「誕生」。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我從沒想過創造後要做什麼。」
維多在創造後的坦白,是一面對照他和自己父親的黑暗鏡子。他只想要創造生命,從未想過養育。因此,當造物的學習發展不如預期時,他就像自己父親當年那樣暴躁又毫無耐心。童年的維多因為不記得醫學知識被父親鞭打臉頰,成年的維多則因為親手打造的兒子不如期望而抽打他。
在父親眼中,不符期望成長的兒子是否就像怪物?因為你既然是我精挑細選,用最完美的一切所打造,又怎能不照我的意思成長,反而擁有自己的思想與感情?
造物在電影後段對維多的控訴,即是對這種想法悲憤交加的反駁:「你賜給我生命,又譴責我的可怕意志?我會說話不是奇蹟,你會聆聽才是!」
立即下載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 造物的設定
整部電影最讓我印象深刻又移不開目光的角色,就是Jacob Elordi飾演的造物。說到這裡必須向Jacob Elordi道歉,我之前竟然抱有懷疑,不知道他的演技其實這麼好。
為了飾演造物,幕後花絮說他每天凌晨兩點必須開始工作,進行長達十小時的特殊化妝。196公分的高大身形穿著破碎的衣衫!特殊化妝突顯稜角分明的瘦削臉型!還有那頭深褐近黑同時有著一縷白色的長髮,既是體現造物是不同死者拼湊而成,似乎也是向1935年《科學怪人的新娘》致敬。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除了演員精彩的表現,以及有著哥德羅曼史氣息的外型,造物的整體設計也別具深意:
他由那些被權貴送到異鄉打仗,不幸陣亡的士兵屍塊組成。由靠著戰爭發財、尋歡染上梅毒,因此想重獲健康肉體的富商資助。由無法放下喪母傷痛,妄想征服死亡的男人打造。促成造物誕生的一切是如此醜惡,戰爭、死亡、貪婪、慾望,人世所有的黑暗被切割縫補,最後成為了他。
他穿著從陣亡士兵骨骸撿來的破舊大衣,死亡留下的印記若隱若現,彷彿他是戰場歸來的幽魂。劇組設定他的一隻眼睛來自屠宰場裡的動物,每當他呈現恐怖嚇人的一面,那隻眼睛就會像野獸一般閃現金紅色的凶光。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當造物終於理解自己是怎麼被創造出來時,他對自身的存在感到極其厭惡。
「我發現自己是什麼了,還有製造我的材料。我是一堆屍首的後代,一具殘骸,用廢料和棄屍拼湊而成。一隻怪物。」
然而仍在為過往贖罪的盲眼老人卻告訴他:「我知道你是什麼。一個好人。而且你是我的朋友。」
出生的條件無法選擇,但既然來到這個世上,可以選擇活出什麼樣的人生。造物的自我也只有他自己能定義,所以他對維多說:
「我不是東西,是人。你造了一個人,我。就算我是個謎,創造者,我會思考,我有感受。」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 造物的新娘
在女性角色方面,戴托羅採取非常佛洛伊德的角度,讓Mia Goth一人分飾兩角。她既扮演維多的母親,同時也是維多弟弟的未婚妻伊莉莎白。
(左邊是伊莉莎白,右邊是維多的母親)
伊莉莎白的出現彷彿是大自然對維多的嘲諷。再厲害的醫術和科學都無法帶回他死去的母親,自然的生育造化卻能形塑面貌相仿的女子。而且維多永遠無法得到她。不只因為道德方面,她是他弟弟的未婚妻(又一次地,他的弟弟奪走了他的母親),還有感情方面,她的心從來就不屬於他們倆。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我很喜歡宣傳用的這兩張海報,清楚表現伊莉莎白和造物以及維多的關係。她與造物在彼此身上找到同樣純粹的靈魂和歸屬,維多對她則是流露佔有慾的癡迷。
「我得對妳坦白一件事,」趁著兩人獨處時,維多對伊莉莎白說,「我和妳都相信驚奇事物,我們心靈相繫,妳是否也有同感?那連結幾乎具體可見,我深信那另有所指。」
有趣的是,這樣強調連結彷彿是戴托羅《腥紅山莊》男主角初次表白的再現,而那段表白又是啟發自哥德羅曼史名著《簡愛》羅徹斯特的示愛。
不同於《腥紅山莊》與《簡愛》的女主角,伊莉莎白聽完,只是一語道破維多的自作多情:「相信不代表是事實。」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伊莉莎白喜愛研究昆蟲且熱愛生命,原本在修道院避世,仍必須依循俗世的規則準備婚嫁。她被周圍的男人定義,從來不被理解,因此在這些男人眼中的「怪物」看見自己。她和造物都是格格不入又遭到誤解的人。
初次在地下遇見造物時,伊莉莎白讓造物掀開她戴著的面紗。這彷如婚禮掀開新娘頭紗的畫面並非偶然,戴托羅在訪談裡解釋:那是伊莉莎白在片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向別人展現自我。
她對造物所受的傷展現關心與悲憤,真心在意他的處境和存亡。她將造物送給她的一片落葉(他當時唯一擁有的事物)珍藏在書裡,結婚當晚還打開那本書睹葉思人。
透過讓他觸摸她的喉嚨,伊莉莎白也教會造物說她的名字。當維多決定放棄造物,要他說出「維多」之外的詞以求饒命時,造物竟說出「伊莉莎白」。雖然達成了條件,卻諷刺地讓妒火中燒的維多更加堅定殺死他的決心。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Edit Yesterday
@b521111752031a - #電影 #文學 #筆記 「你得給我造個女人,讓我和她相依為命。」──...
我在四年前探討過原作小說與《科學怪人的新娘》如何描繪造物的女伴/新娘,因此一直很期待喜歡monster romance的戴托羅會如何詮釋與反轉。
戴托羅的《科學怪人》沒有新娘但也有新娘。伊莉莎白的婚紗設計,繃帶纏繞似的袖子就是對《科學怪人的新娘》經典的繃帶造型致敬。
「我需要你為我造一個伴侶,一個像我的人。」
「伴侶?我懂了,另一個怪物。」
「對,我們可以一起當怪物。」
在伊莉莎白結婚當晚,造物回到了維多的世界,請求創造者賦予可以陪伴自己的生命。他需要的更像一位和自己相似的朋友,而非像原作那樣祈求一位女伴。然而色慾薰心且無法得到伊莉莎白的維多,卻將這樣樸實的請求曲解成造物希望發洩淫慾並繁衍後代。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伊莉莎白聽見打鬥的聲音而趕來,與造物重逢,撫摸他的臉並與他相擁。維多見狀滿心憤怒與嫉妒,他要她遠離造物,最後不慎開槍殺了她。
「帶我跟你走。」
在伊莉莎白的請求下,造物像抱著新娘一樣地抱著垂死的她,走過驚駭瞪著他們的婚宴賓客,最後在與世隔絕的山洞訣別。這就是他們的婚禮。
戴托羅在訪談裡說,伊莉莎白就是造物的新娘,他們的愛不可能有結果,他們的婚姻則是靈魂的結合。
我認為伊莉莎白最後選擇與她相符的造物作為歸宿,在象徵意義上即是終於選擇真實的自我。儘管他們的相伴如此短暫,卻也呼應了她從前道出的心聲:「選擇是靈魂的所在。」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x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如果你問我是否覺得造物和伊莉莎白的故事能處理得更好?我會回答那當然,他們絕對需要更多感情基礎和互動刻劃。但是身為monster romance的愛好者,我永遠都會感謝同樣喜愛monster romance的戴托羅給了我們這麼令人難忘的情景。
看看這些粉絲觀影後的繪畫作品,就知道造物和伊莉莎白擄獲了許多人的心: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Edit 8 hours ago
goroweko (@goroweko) on X
Marcos (@marcosrenedraws) on X
팀네 (@timnehparrot) on X
Abigail Larson (@Abigail_Larson) on X
Post by @davisnozoki · 1 image
Post by @hidfrey · 1 image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 造物的結局
造物剛剛獲得生命,初次看見早晨的陽光時,因為害怕而退縮迴避。維多引導他張開雙臂,面對溫暖的晨光:「太陽。太陽、光線。面對它,陽光,太陽是……太陽是生命。」
太陽(sun)既是生命,也是兒子(son)。兒子是生命的延續。
電影後段,造物受不了活在世間的痛苦,希望隨伊莉莎白死去,卻因擁有不死之身無法如願。他向自己的創造者和父親維多請求賦予他死亡,讓仇恨驅使維多追殺他直到北極。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最後在受困於北極冰雪的探險船上,臨終的維多請求造物寬恕,終於認他為兒子,要他繼續活下去。他最後的願望是要造物再叫一次他的名字「維多」,那曾經是造物唯一會說的詞。
「我父親給了我那個名字,但那名字毫無意義。現在我要你再叫我……最後一次。用你最初的方式叫吧。當時,那是你的一切。」
維多的名字意為勝者,但父親給他的名字,一直到造物出現才有意義。透過兒子活著的證明,維多作為一個父親,在事實和象徵意義上征服了死亡。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冰雪是死亡,維多在此死去,造物選擇原諒了他,讓所有仇恨隨自己的創造者和父親安息。造物將探險船推出受困的冰雪,彷彿象徵一切不再卡住,船長也打消征服北極的念頭,帶著船員返航回家,從死亡回到生命。
造物同樣獲得了象徵意義的死而復生。最終他像最初誕生時父親教導地,面向冰雪之上的陽光,選擇了生命去活著。
「我喜歡這部電影的結局沒有宿命論。」飾演造物的Jacob Elordi評論道,「除了活下去,造物還有什麼辦法?置身於一切苦悶、悲傷和拒絕,除了面對太陽前行,你還能做什麼?」
結局深具詩意的描繪,也呼應片尾引用拜倫勛爵的這段詩詞:
「縱然會心碎,仍得苟延於世。」
"And thus the heart will break, yet brokenly live on."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 戴托羅談瑪麗‧雪萊
儘管改編電影《科學怪人》聚焦於父子之間的情感,戴托羅深刻理解創造這一切故事的女性──瑪麗‧雪萊,並且在新註釋版《科學怪人》小說介紹寫道:
「雪萊出生時,用自己的生命換走母親的生命。她只停留在母親懷裡不到兩週,就永遠失去母親。
她唯一能尋求的慰藉是母親的墳墓,她的快樂也永遠被痛苦和最根本的離別玷汙。她的出生是死亡,生命就是她的詛咒。如同她筆下的造物,她承受著痛苦,卻也堅強地支持著自己,最終在學習文字的過程,找到唯一能吟唱孤獨的方式。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她遭遇無數悲劇,遠遠超過當時大多數人所能承受的。她覺得自己被詛咒了,這完全可以理解。她愛的人幾乎都離她而去,後人也無法給這位藝術家任何慰藉。她給我的印象,與勃朗特姊妹給我的印象非常相似:大多數人都渴望穿越時空,去認識偉大的政治家或探險家。我則如此渴望回去,與這些傑出的女性一起思考人生──聆聽她們的說法,並肩漫步於寒冷的沙灘或荒原,就在陰沉得令人難以置信的天空下。我雖然出生在陽光明媚的國度,一個陽光燦爛的地方,但我的內心深處卻與她們的憂鬱和藝術有著某種共鳴。」
x
我深深相信,戴托羅確實有著能和這些作家產生連結的哥德羅曼史靈魂。
────────
吟遊詩人芒果
2 days ago
@Edit 2 days ago
另外補上幾個訪談來源:
◆ 幕後製作特輯:
《科學怪人:解剖課》
◆ 關於造物的那隻「
眼睛
」
◆ 戴托羅對「
面紗
」和「
新娘
」的解釋
◆ Jacob Elordi對結局的
評論
────────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