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隔天乘著興致補了T2(猜火車2) 承襲前作的剪輯和配樂,風格全然一致,但就是少了點什麼,沒了前作那種躁動的感覺。 #有雷 這不是童話故事,Diane成了有臉面的律師,Renton沒有和她在一起、落魄的回到了蘇格蘭見老友,大家不再以小名相稱,Spud在自殺的前一刻被救了回來、戒了毒癮、出了新書,Sick boy又一次的拖著他的bestie幹了爛勾當,Franco逃獄出來誓死追殺Renton He chooses life, but he still doesn't know why he choose. 他只好為了他的選擇繼續選擇下去…
ㅤㅤ劇中的統計分析方法很常被應用在金融機構,突破電影一開始洋基vs.運動家年度預算的框架,用更深層的數據來打敗財力雄厚的球隊。因此這些東西對我來說還算滿熟悉的,但這些數據你請每個統計學/經濟學者來列都會得到不一樣的公式來衡量,還蠻吃決策者對公式的設定能力的。 ㅤㅤ而真正讓我對魔球感興趣的其實是4月的某個回應,在國外新聞對鄭宗哲拉上大聯盟的報導裡,有個外國人提了"Can he get on base?"這個梗,有個台灣人超氣的回他get on your wife,讓我超想瞭解這部電影的脈絡的XDD
這是個很經典把球探對球員私生活、品性、投球姿勢詭異等外因全都撇除,而讓Billy被球探們質疑的一個片段,大致上在說數據分析很硬性的只在乎這個人的上壘率等數據,就算一個手肘神經斷裂無法修復了,不能守備、無法傳球只能靠高保送率上壘又如何?He gets on base ㅤㅤBilly完全信任Peter的方法論,甚至找了3個不能守一壘的人來頂被簽走的當家明星一壘手位置,但合約僅剩一年的教頭不願意配合他的做法。在幾十場教頭一意孤行帶來全聯盟墊底後,忍無可忍的Billy直接把所有愛將都交易走了,把球員一個個帶到小房間和Peter一起對症下藥,擊球熱區、打擊策略等現代棒球的觀念竟然在2002年開始才萌芽令我挺意外的。
How can you not be romantic about baseball? 也就是阿強常說的「你怎麼能不喜歡棒球?」正是出自這裡 也更能理解4X版常常在吵富邦制服組多爛是甚麼原因了,教頭和GM的權限真的互有影響,球隊的運作是很多人共同牽動的。 不過相較於電影,完全採用數據分析、摒棄球探意見這點並不屬實,現實中的Billy還是很需要球探的慧眼獨具,球探仍有他們在職業運動裡存在的價值。不過在數據分析和運動科學大家爭相執行的現代,應該很難再有像這樣被傳為佳話的逆轉勝故事了。 (恰好重新撰文的時候MLB WS已經結束,國聯美聯冠軍是豪擲千金的道奇與藍鳥,雖然不意外但大谷和山本真是太強大了…既幾年前的經典賽後再讓世界看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