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
1 weeks ago
忽然想起為什麼拆件會叫做拆件地獄了...
就像大碗的湯麵,吃了一下子後卻發現裡面的麵好像都沒減少一樣

早上再起來繼續拆
latest #10
辛苦了,晚安
太|陽
1 weeks ago
mk21jk90: 謝謝永遠,晚安
太|陽
1 weeks ago
APOKI (아뽀키) - ‘Super Duper Ride’ Official MV放一下今天YT推給我的韓國兔兔V
立即下載
拆件真的很枯燥
加油
太|陽
6 days ago
nisefake: 很燒腦 物件又很多很繁瑣,很怕會漏掉東西
謝謝咪捏
hinata945: 我會在圖層最上面,開一個新圖層,用紅圈筆記標示大肢體
再一個圖層用藍或綠(看精細度)圈出中、小部分
先拆紅色,一個部位就放一個資料夾(或PS可以對圖層標示顏色標籤
拆完的地方就把圈擦掉,這樣就會只剩下沒拆的地方
已經有大件了(舉例說右手),接著另外藍色、綠色就可以放進右手的資料夾
紅、綠、藍都拆完,理論上就不會再有自己的筆記圈
這樣的流程就不會遺漏到了
其實就跟素描一樣
太|陽
6 days ago
nisefake: 哇!好精細的SOP!我有用圖層顏色標籤,不過只有幾個自己覺得重要的大部位會標而已
那咪捏畫立繪會等全部上色畫完之後再細拆補圖,還是在線稿階段就開始分層了呢?
hinata945: 在經歷過好幾次想把自己給碾死之後
我認為最遲,線稿的階段就要分好前後了
這個一定有流派差異,以自己習慣、方便的流程為主就好
因為光是鋪完底色,一有要修線稿,要修改就已經有點小麻煩了
更不用說還已經有光影的狀況,每一層都要修一遍(或至少尋一下有沒有受影響
我的想法是畫的時候就直接做最終結果,而不是事後才去切完成的圖層
例如現在正打算開始畫右手,開右手資料夾,在裡面開右手線稿層
再在其下面開底色圖層,再疊光影
在這個階段,我就會固定線稿顏色標籤為紅色、光影為藍色、底色為橘色
這樣就不會弄亂前後關係,也可以確保每個部位都是有拆的
缺點,就是麻煩
這樣做的優點是
確定沒問題之後,另存一個輸出用的檔案
每個資料夾各自合併為單一圖層
就已經是最終結果,可以直接輸出了
算是以延遲滿足的心態為前提,去規劃的流程吧(過往失敗的堆疊
太|陽
Yesterday
nisefake: 謝謝咪捏分享!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