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毅雄直言,台灣現在跟中國的關係越靠越近,最令人擔心的就是有政治影響。他說,從香港的例子就知道,不可能一國兩制,香港的公務人員薪資甚至高過於香港特首,一旦台灣也落入那樣的景況,屆時公務人員死最快,商人、有錢人也不會是獲益者,得利的只是少數政客。
自從德國紛紛將工廠遷往東歐後,失業率升到10%,扣除德東後,德西約6%。德國平均每月貿易順差約150億美元,扣除給付捷克、波蘭、匈牙利等東歐國家的勞工約50億美元後,經常帳盈餘仍有100億美元,但勞務財流失後,內需乏力,經濟成長遲滯,不若以往活力。
南韓工業體質與台、日相似,但品牌發展竟凌駕於日本,附加價值高,不用委外移廠,也留住勞務財,失業率只3.5%。黃毅雄認為台灣政府的獎勵措施應多往這方面考量。
至於發展觀光,他指出,全世界觀光財最發達的兩個國家,一個西班牙,一個泰國,西班牙一年至少有300億美元觀光收入,但人民失業率卻高達20%,泰國甚至還要輸出泰勞,原因是觀光財只能少數獲利,無法雨露均霑。
黃毅雄說,雖然台股去年漲快一倍,卻不見社會民生改善,原因在勞務財流失,人民謀職不易,失業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