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信到同志社大學圖書館和社史資料中心,說下週要去找一些戰前的資料,他們的回覆都很親切又詳細。(其中一位最後還更親切地說:最後に、日本語より英語が使いやすい場合は、私への連絡は英語でも結構です。)本人英文很爛好嗎?哈哈。
latest #19
說話我很久沒寫詩了,不足稱為詩人哩。(足歹勢)然後,最近覺得「研究」兩字好沉重。...(受到一些打擊,哈)嗯,我想了解戰前的一些日本方面的語言運動、文字運動的發展,以及帶給戰前留日學生怎樣的啟發、還有與戰前台語文學發展的連結如何。...旅程只是個開始哩...
我只是奇怪社史資料是經濟領域, 很難會有語言問題!!倒是台灣日日新報有很豐富資料!!
近年出土的陳清忠先生(台灣橄欖球之父、合唱之父)的戰前白話字雜誌有豐富的台語文學作品包括翻譯、小說散文等。戰前同志社大學有相當多的台灣留學生。陳清忠留日(英文科)回台後就創辦白話字雜誌,我想知道他留日時接受什麼思想、什麼思潮,且回台將此些知識落實於台灣文化的建設。
戰前日本方面的羅馬字語言運動也盛極一時;當然,日本本身的文字改革運動也是我興趣的一部份;另外,我最近也開始讀世界語的資料。我總想,同一個時代,那麼多重的語言運動,帶給當時的台灣人什麼啟發和影響.....
對了社史資料中心其實也算是同志社校史典藏的一個地方,我要去找的是一些戰前他們校內刊行物之類的文獻..
對了這本書是我對這個部份有興趣的開端:阪口直樹(2002)『戦前同志社の台湾留学生:キリスト教国際主義の源流をたどる』、白帝社
林前輩,別這樣說。您才令人致敬。所做的研究比正職學者更深更廣。陳清忠的相關研究(特別是其文學地位)才正要開始,而那個網站一開始是想要打造一個白話字文獻最豐富的地方,找到陳清忠的資料,是種加持。^^
咦我找無林前輩寫ê陳清忠彼篇....敢會當貼網址?
哇多謝!

對啦,彼ê銅像我mā bat看過喔。佇淡江中學~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