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僧問師:「如何是向? 」(表示信仰的建立,但缺乏悟解;)
【2】 師曰:「吃飯時作么生?」又曰:「'得力須忘飽,休糧更不飢。」
【4】 聖主由來法帝堯,禦人以禮屈龍腰。
有時鬧市頭邊過,到處文明賀聖朝。
【5】 『向』是趣向之意。 《五家宗旨纂要》:『君向臣,父親子,亦正中偏也。』
【6】 『吃飯時作么生』,提示於日用動靜之間,對悟道大事不可須臾忘卻。
【7】 『得力須忘飽,休糧更不飢』,只要全心趣向某事,則無暇計慮飢飽。
古代聖君效法帝堯,按照一定的尺度治世,喻本體界自有其規律、法度。
君主有時出現在街頭,但人們見了到處文明的太平景象,只知道謳歌聖朝,卻不識眼前的君主;
「8」參禪者雖然隱約知道本體界在發生作用,卻還沒有證入本體,落在偏界,還沒回到正位上來。
早安
南無阿彌陀佛~
師兄 午安安~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