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cle316
15 years ago
色本殊質像,聲元異樂苦
latest #10
coocle316
15 years ago
【1】“色本殊質像,聲元異樂苦。”明確了理事關係的基本原則之後,還要深入了解萬法殊相,從紛繁複雜的森羅萬象來悟入理體。
coocle316
15 years ago
【2】“色”大約相當於物質,凡是我們的六根所能感受得到的,都可納入“色”的範疇。
coocle316
15 years ago
【3】 “色本殊質象”,是說我們的六根所感受的現象界事物的本來面目,與六根依緣六塵而生的六境是很不相同的。
立即下載
coocle316
15 years ago
【4】 這是因為我們習慣於從一己的立場來看待世間萬物,由此而產生對事物表象的虛妄認識,與色塵的本來面目大相 徑庭。
coocle316
15 years ago
【5】同理,“聲元異樂苦”,人們的耳根所依緣聲 塵而生的耳識,與聲塵的本來面目差之千里。 “暗”與“明”的關係猶如理與事、體與用的關係,
coocle316
15 years ago
【6】“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是說,在本體上似是符合上中根機的言句,放 在體用的角度去看,卻又是清濁分別見之境了。
coocle316
15 years ago
【7】“四大性自複,如子得其母。火熱風動搖,水濕地堅固。”構成色法的 地、水、火、風四大要素,火性暖,風性動,水性濕,地性堅。
coocle316
15 years ago
由 於四大和合的原因,使其自性不能顯現。只要透過四大和合的一切現象界事物而見到 四大的自性,就會在用中見體,如同因子而見其母。 “母”與“子”,就是體與用,也是共相與殊相、一般與 個別、理與事、心與物。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