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兼中至”與“兼中到”,在正偏五位中同居“他受用三昧”的高層,屬菩薩應化度人的境界。
【2】兼即 兼帶,兼前正偏兩位,卷舒自在。 至指向兼带的境界而至,
如人歸家,雖未“到”家而至別業。 在此階位的正受是:從現象界差別妙用,體悟現象與本體冥合,而達於無念無想之境。
【3】詩中“兩刃”即菩提煩惱、凡人聖人、生死涅槃、言談沉默等一切相對立的觀念。 功夫未到之時,不敢直面它們的交鋒,如今火候已到,一切法皆是佛法,對它們遂不須迴避。縱使是置身紅塵的慾火,蓮花仍然本色天然,聖潔如故。
【4】“偏中至”的境界,自有一番沖天的志向和氣概兩刃交鋒不須避”的境界,
“橫身物外兩不傷,妙用玄玄善周備” ,“雪刃籠身不自傷” ,
“囓鏃功前戲” ,
【5】“矛盾交互不傷鋒,展拓縱橫不相離” 。
在此境界裡,一切對立 的觀念都“莫辨”、“難明”、“無跡”、 “無痕”,煙消雲散:“猿啼音莫辨,鶴唳響難明。” “應無跡,用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