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河大地皆是真如,無所不在的道,不但存在於山河大地,也存在於禪者的日用之中。
2學人問節誠禪師“捲簾當白晝,移榻對青山”兩句杜詩的涵義,禪師讓他把 淨瓶拿過來,說這就是“捲簾當白晝”,之後又讓他把淨瓶放到原來的地方,說這就是“移榻對青山” 。
3杜詩原意是用捲簾移榻表示對山水自然的愛好,禪師對它作了日用是道的禪意闡釋。
4雲門還徵引《法華經》“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之語開示學人。
經文意旨是一切為生活所做的事都是佛事,一切世間法,都是佛法,並不 一定要脫離人世,超塵絕俗,到深山古廟裡苦修,才是佛法。各種生活方式,都與實相不相違背,同形而上的大道,並沒有抵牾。 這是《法華經》的 要點。
5雲門宗汲取大乘經典神髓,強調在生活中體悟大道,在“缽裡飯,桶里水”中體證“塵塵三昧” 。
6“三昧”是一個人的心境完全與某物混然而成為一體時的境界。 透過缽飯桶水這些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可以體證到簡單化到極點、純一化到極點的禪心。
7雪竇頌“缽 裡飯,桶里水”說:
缽裡 飯,桶里水,多口阿師難下嘴。
北斗南星位不殊,白浪滔天平地起。
擬不 擬,止不止,個個無褌長者子。
8雪竇當頭便頌道“缽裡飯,桶里水”,可謂言中有響,句裡呈機,隨後又鎖斷要津,指出“多口阿師難下嘴”,說如果誰想向這 裡求玄妙道理,反而難以開口。
9這是先用斷絕思量的“把定”手法截斷學人的妄念,又慈悲心切,放開一線,為初機學者明明白白地頌出,好讓他們有個悟入 之處:北斗依舊在北,南斗依舊在南,山只是山,水只是水。
10如果忽然間“白浪滔天”,平地起波瀾地生出各種議 論,就好像《法華經》中那個不知自家有無價珍寶,卻外出流浪,窮得連褲子都沒得穿的長者子一樣。
12參禪者的修行並沒有什麼特別注重的細目,日常生活,像穿衣吃 飯、屙屎送尿等行住坐臥,乃至任何語默動靜、造次顛沛之間,無不是修行的時節,沙門的德目。
:『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這句話真是俱足一切德性,我當供俸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