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中國禪宗五家中,最為晚出的是法眼宗。 由於它的 開創者文益885~ 958圓寂後,被南唐中主李璟謚為“大法眼禪 師”,後世遂稱此宗為法眼宗。
2 法眼宗在宋代初期極其隆盛,後來逐漸衰微。 到了宋代中葉,法脈即告斷絕,其間不過一百年。 法眼文益與雲門文偃同為五代時禪宗內最傑出的大師。
法眼的法嗣有六十三人,以天台德韶891~972為上首。
3法眼宗的宗風很有特點, “簡明處類雲門,穩密處類曹洞。其接化之言句,似頗平凡,而句下自藏機鋒,有當機覿面而能使學人轉凡入聖者”。
4文益參地藏 院羅漢桂琛而得悟。 其悟道因緣,對他禪學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響: 過地藏院,阻雪少憩。
附爐次,藏問:“此行何之?”師曰:“行腳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腳事?”師曰:“不知。”藏曰:“不知最親切。”又 同三人紹修、法進舉《肇論》至“天地與我同根”處,藏曰:“山河大地, 與上座自己是同是別?”師曰:“別。”藏豎起兩指,師曰:“同。”藏又豎起兩指,便起去。
5雪霽辭去,藏門送之,問曰:“上座尋常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乃指庭下片石曰:“且道此石在心內?在心外?”師曰: “在心內。”藏曰:“行腳人著甚麼來由,安片石在心頭?”師窘無以對,即放包依席下求決擇。 近一月餘, 日呈見解,說道理。
6 藏語之曰:“佛法不恁麼。” 師曰:“某甲詞窮理絕也。”藏曰:“若論佛法,一切見成!”師於言下大悟。
7這則悟道因緣,對文益禪學思想有很大影響,形成了“般若無知”、 “一切現成”的法眼宗風,並生髮了與之相應的法眼宗禪詩美感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