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掃除外相是金剛般若掃相的基本內容,掃除惡平等之類的內相是金剛般若的深層涵義。
《金剛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從無上聖智本身的體性來講,它是一種無上覺悟,覺悟到一切執著是妄,一切分別是幻,從而離相無住,生清淨之心,進而悟得諸法非實假有的中道實相,最終獲得徹底開悟。
7因此,聖智體性,絕對平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無 論於何時、何地、何人,它都毫無差別。
但聖智體性的平等不等於現象的平等,從現像上看,仍可以有高 低的不同。
這就是差別性中的平等性,平等性中的差別性。
8所以當學人借《金剛經》“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之句詢問禪師什麼是平等法時,禪師說: “堯峰高,寶華低。”學人聽了後說:“恁麼則卻成高下去也”,禪師斥道: “情知你恁麼會。” 《顥暹》對這句話,如果用相對意識來領會,即有高低之別;
如果用般若直觀,則不平等中仍有平等。
學人執著於差別性,而看不到差別中的平等,粘著於相,因此遭到了批評。
9與對楞嚴三昧的汲取一樣,法眼宗對金剛般若的汲取,仍 是從掃除意識情量著眼。
10學人借《金剛經》“一切諸佛及諸佛法,皆從此經出”成句,問禪師說:既然如此,“此經從何而出?”禪師喝斥:“道甚麼!”學人剛想分辯,禪師又喝:“過也!” 《慧明》學人問延壽同樣的 問題,延壽說:“長時轉不停,非義亦非聲。”

阿伯 下午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