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cle316
15 years ago
3【金剛般若鑄法眼 】
latest #13
coocle316
15 years ago
11學人問“如何受持?”延壽說:“若欲受持者,應須著眼聽。” 《延壽》延壽的話,將“受持此經”轉向從無情說法中感悟山水真如的“一切現成”方向,既有“溪聲便是廣長 舌,山色豈非清淨身” 《羅湖野錄》卷4式的“此經”本身的呈露,
coocle316
15 years ago
又有 “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始得知” 《洞山悟本 錄》式的對“此經”的超妙領悟。
coocle316
15 years ago
12 金剛般若最大特點是隨說隨掃,法眼宗汲取金剛般若神髓,在啟發學人時,往往採取隨說隨掃的方法。
立即下載
coocle316
15 years ago
13 道恆上堂,眾人才集,便說:“喫茶去。”或者說: “珍重。”或者說:“歇。”並作頌一首:
coocle316
15 years ago
14 百丈有三訣,喫茶珍重歇。 直下便承當,敢保君未徹。 《道恆》 喫茶、珍重、歇,相當於滅卻機心的大死,這是參禪的第一步。 但如 果執著於這大死,則又不能見道。
coocle316
15 years ago
15因為大死之後倘不能大活,不能發揮真如自性的活潑妙用,就 會沉於斷滅空。 道恆擔心學人執著於他的三訣,所以說出之後,立即予以掃除。
coocle316
15 years ago
學人問禪師:“如何是正真一路?”禪師答: “七顛八倒。”禪師之答,旨在啟發學人在煩惱的現實生活中證悟佛法真諦,但學人聽了之後說: “恁麼則法門無別去也。
coocle316
15 years ago
16”這就執著於法門無區別,容易產生將“七顛八倒”與“正真一路”簡單等同的弊病,禪師遂立即掃除:“我知汝錯會去。” 《可弘》 “如何是佛?”“含齒戴發。”“恁麼則人人具足。”“遠之又遠!” 《惟素》 “如何是佛?”“汝是甚麼人?”“莫便是也無?
coocle316
15 years ago
”“是即沒交涉!” 《志超》 “如何是向上一路?”“腳下底。”“恁麼則尋常履踐。”“莫錯認!” 《辯隆》學人的問題,是離開現實別求佛祖。
coocle316
15 years ago
17針對這種情況,禪師採取截流之答,指出每個人都是佛,腳下的生活就是禪悟境界。 學人執著於這種認識,因此禪師又立即再予掃除。掃到無可掃,方 見本來心。法眼宗通過對金剛般若的神妙運用,達到了一切現成、無住生 心的禪悟之境。
coocle316
15 years ago
(dance) (dance)
tina999
15 years ago
(woot)阿伯 午安安
woocle
15 years ago
早安 (wave) (wave) (wave)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