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事關係是華嚴宗最為精彩的思想之一,法眼宗充分汲取了它的精 髓。 《宗門十規論》第五題為“理事相違,不分清濁”,把華嚴宗理事關係作為禪門宗旨: “大凡祖佛之宗,具理具事。”在這裡,具理具事不僅是教門之宗,也是禪門之宗,華嚴宗的理事關係說成了文益的“宗眼”。
2法眼認為,“事依理立,理假事明。理事相資,還同目足。若 有事而無理,則滯泥不通。若有理而無事,則汗漫無歸。欲其不二,貴在圓融”。 從這種思想出發,法眼宗重視用理事關係來分析一切。 文益指出,“千百億化身”中,每一個化身都是“清淨法身” 《文益》 ,理事相即相入。
3文益與子方關於撥不撥萬象的辯論,也是運用華嚴理論對理事 關係進行的辨析,在“萬象叢中獨露身”中,身與萬象的關係,就是理與事的關係。 萬像是身的顯現,身只能在萬像中才能顯現出來。 所 以不能否定萬象,把身與萬象分離為二。
文益引古人“離聲色,著聲色;離名字,著名字”之語同上 ,也是運用理事不二理論,說明理不離事和從事入理的道理。
4師術示眾謂:“今日不異靈山,乃至諸佛國土,天上人間,總皆如是。亙古亙今,常無變異。……無邊剎境,自他不隔於毫端; 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 《師術》 “無邊剎境”數句是李長者《新華嚴經論》卷1中的名言,意為證道之人,沒有時空的阻礙。
5根據華嚴義理,李長者提出了一個看法,說空間雖然是相對的,但沒有方位、大小的隔礙。 同樣,時間也是相對的,萬古盡攝於一時,十世古今始終不離當下的一念,億萬年以前也只是現在,億萬年以後 也只是現在。
這種注重當下現成的精神,與法眼 宗很是契合,因此師術汲取其精髓,展示出時空一體當下現成的圖景。
6法眼宗廣泛吸取教乘精華,對楞嚴三昧、 金剛般若、楞伽唯識、圓覺了義、維摩不二、華嚴法界的精髓廣擷博採,熔鑄成獨特的法眼,由此形成了法眼宗般若無知、一切現成的宗風,
使得法眼宗禪詩,摒落 思量分別,注重當下現實性,既有淡泊寧靜的意境,又有匪夷所思的禪定直覺意象,在五家七宗禪詩中,煥發著璀璨的光采。
7當這雙“法眼”離開了對現實生活的感悟,在經教義理中討生活時,它也使自己走上了衰微之路。 法眼宗後期最著名的禪師永明延壽,進一步豐富了法眼宗的理論,力倡教禪合一,
援《華嚴經》入禪,主禪、淨 合一,在豐富了法眼宗禪學理論的同時,也使法眼宗的本色喪失殆盡,一切現成機趣流轉的法眼宗風,終於湮沒在浩瀚寂靜的黃卷赤軸之中,法眼宗的詩禪感悟也從 此終結了。
下午好

週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