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問:“如何是山里禪?”師曰:“庭前嫩竹先生筍,澗下枯松長老枝。”
曰: “如何是市裡禪?”師曰:“六街鐘鼓韻咚咚,即處鋪金世界中。”
曰:“如何是村里禪?”師曰:“賊盜消亡蠶麥熟,謳歌鼓舞樂昇平。”
2不論在山林、鬧市還是在鄉村,楊岐宗的禪悟都與眾生 日用息息相關,隨和而親切。然而,楊岐禪除平實無華之外,還有著陡峻直截、內具圭角的特點。
宋惠洪稱:“楊岐天縱神悟,善入遊戲三昧,喜勘驗衲子,有古尊宿之風。”點明了楊岐禪外圓內方的特點。
3從楊岐宗禪機的實際情況來看,楊岐禪風靈活多 變,雍容平淡處如前所述,其直截了當處,則一似金剛圈、栗棘蓬,頗有臨濟那種痛快淋漓、不容擬議的風格。
楊岐室中問僧:“栗棘蓬你作么生吞?金剛 圈你作么生透?”禪僧謂此栗棘蓬、金剛圈是“昨夜發新雷,毒蛇離窟穴。居常口不開,踏著迸鮮血”,形象道出了楊岐禪風的另一面。
4楊岐金剛圈、栗棘蓬,“不容淺見衲僧會,唯許通方作者知!”可見楊岐禪風,看似尋常最奇崛,外無圭角而內具機用。
前人論馬祖所傳宗旨,謂其門徒百丈懷海得其大機,懷海弟子黃檗希運得其大用,其餘諸人,不過隨聲唱和而 已。
5兼得其大機大用者,則首推方會文政
楊岐不僅兼具臨濟、雲門二宗風格,而且兼得馬祖道一的 大機、大用,加上他靈活的教學方法,顯得渾無圭角,因此,佛教史家稱他“宗風如龍”。
6 不論楊岐禪風呈現出哪一種風貌,它們都有著共同點,這就是在楊岐宗的禪學感悟中,洋溢著濃郁的詩情畫意。
晚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