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L 好奇
15 years ago
我的Google閱讀器所追蹤的網誌當中,有臺灣的劇場工作者,也有倫敦的劇場工作者。臺灣人喜歡稱自己為「表演藝術工作者」、「Performing Artist」,堅持要提到「藝術」;而倫敦人則多半稱自已為「Actor/Actress」,就是個演員嘛,相當坦然。此差異何然?
蘋果皮
15 years ago
我來發表一下個人意見,但是因為對劇場並不了解,所以可能講的也不對。我是覺得actor/actress這個字本來就是從西方來的,一開始這個用字也是用以形容劇場演員(電影電視是很後期才出現的產品)
蘋果皮
15 years ago
而演員這個詞本來在華人社會中並沒有,也是和電視電影等西方文化一起傳進來。傳統戲曲裡對演員身分也有自己的稱呼,所以我覺得,演員、舞台劇演員、傳統戲曲演員目前是有點各自為政,所以也有不同的稱呼。
蘋果皮
15 years ago
感覺在西方世界,電影、電視、劇場等應該比較一脈相承一點,例如theater可指劇場也可指電影院,如同actor/actress兩邊都可指涉
立即下載
ANL
15 years ago
現代劇場基本上也是西方的劇場形式,它在傳入的時候卻沒有把演員一詞的定位觀念一起傳入,或許是因為引介者本身必須包攬編導演,而破壞了單純演員的架構,又或許是因為對外來事物的過度崇拜,而將每一種劇場都視為藝術吧...
蘋果皮
15 years ago
是耶~ 感覺台灣的劇場人的確有這種編導演一手包的現象 (不過我知道的不多,只能用感覺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