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不能錯過的莊嚴殊勝!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兩側各十七層的手臂如花盛放,金碧輝煌,絢麗奪目;最特別的是,每一手掌心都生有慈眼,看顧十方、度化眾生的慈悲力量非常強大,讓人不由自主合十膜拜。
「空行母」是對女性密乘修行者的尊稱。這尊空行母的尺寸不大,卻非常精緻,造型優美、細節考究,像珠寶一樣美得讓人目不轉睛,而且傳達出非常正向的能量。聯電董事長曹興誠以及許多行家觀眾,都很推崇這尊空行母,公認是他們心目中的首選!
為什麼這尊彌勒菩薩,不是我們熟悉的樣子?笑口常開、大肚能容的彌勒佛,是五代時布袋和尚,傳說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這尊彌勒菩薩高160公分,與真人等大,S形的「三折姿」優雅雍容,曾被供奉在布達拉宮的東大殿,是歷代達賴喇嘛坐床、親政的重要大殿。
「唐卡」是藏語「thangka」的音譯,意即卷軸畫,大多繪製佛像,作為觀想、修行之用。這是幅「緙絲」唐卡,「緙」的音、意同「刻」,在色塊與色塊之間有細縫,像刻出來的,因為緙絲是用織出來而非繡上去的,固定經線後,緯線每遇不同色塊,就要換不同顏色的絲線,非常繁複,是頂級工藝的極致。
西藝不產絲綢,也沒有相應的技藝,緙絲通常是由中原製成,送到西藏,因此格外珍貴。這幅不動明王緙絲是藏東的人奉獻給薩迦派三祖扎巴堅贊的頂級精品。
左邊是閉合的狀態,拿下頂蓋插梢後,金色蓮花就盛開了
這件「八瓣蓮花曼荼羅」和「布達拉宮珍寶館」的鎮館之寶「八瓣蓮花喜金剛曼荼羅」極為相似,同樣也是布達拉宮管理處典藏的國家一級文物。
金色蓮花璀璨奪目,最特別之處是,蓮花可以開啟、閉合,拿下頂蓋與插梢,蓮花就從含苞狀態盛開綻放;這朵美麗的金蓮,實際的作用是一件精美的立體曼荼羅,蓮花的花心有「大明永樂年施」銘款,是明代宮廷製作的精品。
法螺是八吉祥之一,也是藏傳佛教重要的樂器和法器,常在法事、節慶儀典吹奏,法螺的聲音既響又傳得遠,象徵佛法廣被大眾。
天然的海螺大多螺紋左旋,像這樣既大又白且螺紋右旋,非常少見而珍貴,再加上豪華富麗的裝飾,銀鎏金的裝飾板鑲嵌綠松石,飾有兩條浮雕的祥龍,頗有「二龍戲珠」之趣;從裝飾板內的銘文得知,它原藏於布達拉宮,果然是稀世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