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時代,政治人士尋找各種方法、管道和藉口,不退讓地參與政治職位的爭奪,老實說,並不令人意外。但以目前台灣政壇的狀態,尤其是地方首長的選舉,如果脫離政黨獨立參選,政治人若還自評估自己可以當選,這樣的政治判斷,實在是令人驚訝!尤其是以理念、在理念中壯大的民進黨地方首長人物!
latest #7
楊的正當性有衝突,然而我同情楊的決定,輸了還得被扒皮啃骨,悲慘!
www.plurk.com/ian1105 輸了就是輸了,贏的人怎麼安慰,其實都是多的。輸的人要勇敢的走出來,不能等著他人拉他出來,人家不拉或拉的不夠周到,就認為他人吃人夠夠!不爽、奇摩仔等,殘酷點說,輸的人要自己處理。才是成熟的人格表現,有成熟的人才有成熟社會。
我同意,但政治現實比的是實力,如果今天沒有基本實力,他無法取得談判權,而這種逼迫方式更讓他非得展現實力,我們支持者大多期待整合,大多期待輸者認輸,然而卻缺少的對贏者的期待,政治是權力及利益的分配,贏者全拿是分裂的始點,我在內觀察贏者的姿態其實是不那麼認同的,因此我同情楊的決定。
但是如果我是高雄市人,基本上我投不下票,對於兩人的衝突無法符合我支持者的期待。
現在的輸者,可能是過去的贏者。所以說,現在的贏者,未來也可能是某個階段的輸者。輸輸贏贏本事常態,也才有輪替的可能,贏得尊敬,和輸得令人尊敬,是做人兼品味的問題,贏得職位不見得做人成功。急急忙忙於爭奪,看不見個人品味,那還有社會的、國家的品味,個人的生活亂,從政怎麼會好?
品味通常是政治人物最缺乏的,因此身為選民的我們只有期待。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