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措施需要取得大量土地,因此土地問題是防洪成敗的關鍵,也是公民參與過程最有爭議的部分,由於德國憲法強調,個人財產權的保障,像防洪這種公益計畫,即便有土地徵收法源依據,公部門也不會隨意動用。
當洪水來襲造成慘重的損失後,因應之策也隨之而來,除了政府的規畫是否有遠見,無論措施的好壞,成功與否,「人」往往是關鍵因素,在巴伐利亞,藉由民眾參與防洪措施的討論,公部門與人民之間不斷溝通建立友善的關係,才讓防洪施作的阻力大大降低,進而形成共同的力量來面對洪水。
不知道台灣什麼時候,當權的政府可以這樣低身段,而不是粗暴強制徵收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