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與尋找藉口(自縛手腳)是面對焦慮最常引發的反應,使用這些方法的人通常是想逃避失敗後所帶來的傷害,但同時也是自掘陷阱。儘管逃避會能暫時減輕焦慮,但卻必須付出惡性循環的代價及喪失學習的的機會,而且會更加的焦慮。最後面臨的結果就是失敗。
評估自己的缺點會引發難忍受的負面情緒,通常人會用各種想像力,創造出自欺欺人的藉口,使自己好過點,但這對改善缺點無多大的幫助。防衛性悲觀者並不會欺騙自己,而是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接受不與消除、任它肆虐、假設是正面情緒畫上等號。而是承認他的存在,但繼續做應該做的事。
先天的特質、性格的不同,所以無法以劃一的標準來衡量個人。適合個人的策略運用在人身上也不一定適用。策略的利與弊,都得看個人的性格,與當時的情況而定。運用負面思考只是在發揮人的潛能,這不與正面思考被道而馳。幫助悲觀的人抵達目標,負面思考也與正面思考與有同等的正面威力。
改變人生的秘密就在於首先必須改變你的態度, 林肯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決心要獲得某種幸福, 它就能得到這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