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哥...有無比較簡單的方法可以證明我在細菌表現出來的蛋白可以如在一般in vivo狀況下有正確的folding
BTW我沒有什麼functional assay可以做...因為我的蛋白不是enzyme
或是這蛋白會跟某個蛋白interaction,你用IP看可不可以把你的蛋白一起抓下來
直接的你就要查查看這蛋白有沒有結構被發表了 然後有沒有Circular Dichroism的圖譜
現在就是interaction有做出來...但還是被問這個問題
可以將細菌表現的純化...然後表現在細胞內的IP下來都去打CD做比較嗎
另外...蛋哥教一下怎麼查一個蛋白的CD,是直接查論文有沒有結構被發表嗎
至少要mg以上的純的蛋白 因為要repeat然後求平均的圖譜
就算你從細胞內純化native form的,一樣可以問你純化過程是不是把蛋白結構改變了,或是活性有沒有被破壞
有的話你拿recombinant的去打CD還是可以比較看看 至少可以拿來回應一下reviewer
如果是paper的話就冏了...因為我想肯定是沒有
不過由於它主要結構是WD40 domain,網路上應該是有WD40 domain的CD,可是畢竟不是整體,這樣可以嗎
CD只能知道secondary structure的組成ㄟ
沒有人解過結構 那你可以能要從functional assay那方向去考慮了
所以每篇他都看過了 只是要藉此逼我們看Paper吧
我覺得很詭異...in vitro binding做完了...in vivo也做了...不知道還會考慮folding有沒有完整是為什麼
這個reviewer洋洋灑灑寫了16點的concern
大概是老闆給博班或博後看 他們要求表現就挑一堆毛病
我做domain binding的mapping,把我的蛋白切成兩半,N端會binding,C端不會
然後做functional assay,N端或C端都沒有function,所以我們propose N端for binding但是functional domain在C端
接著就在C端找到一個functional domain的確是for它的function
但這個reviewer說,因為我把這個蛋白切成兩半所以它無法正確的folding
但是我的確是做出來N端還是有binding activity,這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說
如果我兩端都不會binding那我覺得它的concern是對的
C-ter for function是拿truncated的C端去證明的喔
N端還是有binding是啥意思 不是本來就只有truncated的N端有binding了嗎?
C端for function是後來在C端找到一個domain
把那個domain delete掉的結果是依然可以binding但是沒有function
然後我做出來的binding是在N端,所以我們才說N端可以binding但是沒有functional domain所以沒有function,而C端有functional domain但是沒辦法binding所以沒有function
結果reviewer說因為我把它拆成兩半所以無法好好的folding所以沒有function
可是問題是我把N端拿去做binding還是有,如果N端不能folding應該會喪失binding activity不是??
不是一堆人都是這麼做嗎 做truncated去看function
那你就隨便解釋一下阿 說根據seq那段不會被包在裡面阿
我最近看的幾篇做interaction的paper,有些圖和寫法更不嚴謹,也是丟到Nature structure和G&D之類的
有些線上軟體可以predict結構 你可以試試看有沒有辦法用來解釋問題
不然你就不能寫的太篤定,說N端for binding,C端for fun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