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仙人
14 years ago
感謝月太后:身為領導者,需有一個謙遜的靈魂,外加一個僕人的心。(heart)
latest #53
貓仙人
14 years ago
你的這書,現在,出現得正是時候。:-D
大鐵_Unbeata
14 years ago
我看成『你的遺書』
林 小六
14 years ago
遺書!
立即下載
兜陡丁
14 years ago
駕崩才會有遺書
jeffsu
14 years ago
(worship)一路...
貓仙人
14 years ago
jeffsu: mutom: micklin04: unbeata: 你們很機車耶,哈哈哈(rofl)
貓仙人
14 years ago
jeffsu: 還給我(worship),是怎樣!
偶素阿純
14 years ago
偶先看到遺書,才看到這書... (blush)
兜陡丁
14 years ago
駕崩才需要拜
jeffsu
14 years ago
Spring3849: 對象又不是妳...
jeffsu
14 years ago
@手巾: 太后呀...
曹小澤
14 years ago
(worship)
貓仙人
14 years ago
又歪了(annoyed)
Kuanhua
14 years ago
太后駕崩用遺詔不是遺書,你們這些凡人 (annoyed) ( (worship) )
我是阿德
14 years ago
kuanhua: 賜白緞一條....
林 小六
14 years ago
justinwu67: 順便御酒一壺...
大鐵_Unbeata
14 years ago
真要鑽牛角尖的話,駕崩是天子(皇帝)死時才用的委婉說法
兜陡丁
14 years ago
unbeata: 那皇后要用什麼?
大鐵_Unbeata
14 years ago
mutom: 我試圖找,但沒估狗到,太遜了
Tsu
14 years ago
Kuanhua
14 years ago
《禮記•曲禮》:“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甍,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這反映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裡嚴格的等級制度。在明朝,二品以上的官員死去,也叫“薨”。 君王至高無上,享有種種特權,連“死”也有專稱,除“崩”外,還有“山陵崩”、“駕崩”、“晏駕”、“千秋”、“百歲”等。
貓仙人
14 years ago
你們好屌,這樣也知道(woot)
大鐵_Unbeata
14 years ago
kuanhua: 所以皇后死叫什麼?
大鐵_Unbeata
14 years ago
Spring3849: 有種東西叫估狗
林 小六
14 years ago
還是說「崩」。下面列幾個《史記》中「外戚世家」的表述。 這是說呂后: 高后崩,合葬長陵。祿、產等懼誅,謀作亂。大臣征之,天誘其統,卒滅呂氏。唯獨置孝惠皇后居北宮。迎立代王,是為孝文帝,奉漢宗廟。此豈非天邪?非天命孰能當之?
林 小六
14 years ago
這個是薄太后 代王立十七年,高后崩。大臣議立後,疾外家呂氏強,皆稱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為孝文皇帝,而太後改號曰皇太后,弟薄昭封為軹侯。 這個是竇太后 竇太后後孝景帝六歲崩,合葬霸陵。遺詔盡以東宮金錢財物賜長公主
Kuanhua
14 years ago
<<戰國策•趙策四>>中,有一句“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這裡的山陵崩,指的是趙太后逝世。其他許多文獻也有類似描述,所以天子一等親內差不多都可以用崩。
Kuanhua
14 years ago
慈禧的定東陵我去過一次,記得有石牌尚有類似描述,不過手邊沒當時拍的照片,回去找找看。
Kuanhua
14 years ago
結論是,想嘴砲還是要有點底子。 XD (大誤)
Tsu
14 years ago
《后汉书·礼仪志》里规定,太皇太后,皇太后去世称“崩”。查《史记》、《汉书》有关纪传,在讲到太皇太后(包括窦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辞世时,均称“崩”而不称“薨”。
Tsu
14 years ago
嘉庆二年去世的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礼部题奏竟然是“薨逝”而非“崩”,这可能跟太上皇高宗他老人家还健在有关。
大鐵_Unbeata
14 years ago
micklin04: kuanhua: haleine: 給你們拍拍手
Tsu
14 years ago
嘉庆二年二月十七日礼部奏:“为皇后于本月初七日未时薨逝,于奉移前皇帝穿素服七日,辍朝五日。皇帝宫之妃嫔于初祭礼后释服,皇帝之皇子、公主、福晋,剪发截辫成服,三百日后易素服”。当时乾隆皇帝特意嘱咐让贵妃钮祜禄氏继位中宫,
Tsu
14 years ago
因为还在皇后丧期先封皇贵妃,结果嘉庆四年初高宗驾崩,于是拖延到嘉庆六年,册为皇后。此为皇后身故,奏折称“薨”的特例了,不过题奏并没有影响喜塔拉氏得到货真价实的“崩”,<后妃传>里记载的是“嘉庆二年二月戊寅,崩,谥曰孝淑皇后”。
Tsu
14 years ago
早亡的皇子也多用卒、殇、或者早薨(近支皇子),其实早薨是看在他们爹的面子上,按制,冲龄薨不折服。但是如果是成年皇子,虽然未受分封,一般也用“薨”,因为皇子的礼节是按和硕亲王待遇,比如乾隆四十一年,高宗“皇十二子永璂薨,诏用宗室公例治丧。
大鐵_Unbeata
14 years ago
haleine: 如果是正體中文就更好了 :-)
Tsu
14 years ago
《後漢書·禮儀志》裡規定,太皇太后,皇太后去世稱“崩”。查《史記》、《漢書》有關紀傳,在講到太皇太后(包括竇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辭世時,均稱“崩”而不稱“薨”。
Tsu
14 years ago
嘉慶二年去世的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禮部題奏竟然是“薨逝”而非“崩”,這可能跟太上皇高宗他老人家還健在有關。
Tsu
14 years ago
嘉慶二年二月十七日禮部奏:“為皇后於本月初七日未時薨逝,於奉移前皇帝穿素服七日,輟朝五日。皇帝宮之妃嬪於初祭禮後釋服,皇帝之皇子、公主、福晉,剪髮截辮成服,三百日後易素服”。當時乾隆皇帝特意囑咐讓貴妃鈕祜祿氏繼位中宮,
Tsu
14 years ago
因為還在皇后喪期先封皇貴妃,結果嘉慶四年初高宗駕崩,於是拖延到嘉慶六年,冊為皇后。此為皇后身故,奏摺稱“薨”的特例了,不過題奏並沒有影響喜塔拉氏得到貨真價實的“崩”,<后妃傳>裡記載的是“嘉慶二年二月戊寅,崩,諡曰孝淑皇后”。
Tsu
14 years ago
早亡的皇子也多用卒、殤、或者早薨(近支皇子),其實早薨是看在他們爹的面子上,按制,衝齡薨不折服。但是如果是成年皇子,雖然未受分封,一般也用“薨”,因為皇子的禮節是按和碩親王待遇,比如乾隆四十一年,高宗“皇十二子永璂薨,詔用宗室公例治喪。
偶素阿純
14 years ago
haleine: 瓷叔...內容好長-.-
Tsu
14 years ago
呃 反正天子、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一般狀況下都用崩,皇后特殊狀況下有出現薨的狀況。
Tsu
14 years ago
至於皇子的話,未成年的比較少用薨,成年的就一般會用薨。
偶素阿純
14 years ago
Kuanhua
14 years ago
unbeata: 看人家瓷叔,你估狗官帽快要不保了 XD
大鐵_Unbeata
14 years ago
kuanhua: 歷史不是我的強項 :-(,我的專長是減重、蠻力跟嘴砲
貓仙人
14 years ago
換我拜你們了(worship)
KingKong*黛玉1O1
14 years ago
我⋯駕崩了!還不包悼禮來
KingKong*黛玉1O1
14 years ago
(lmao)
KingKong*黛玉1O1
14 years ago
TSU 你真強
KingKong*黛玉1O1
14 years ago
haleine: 你跟吳家可能是高中同學
陳小康
14 years ago
我先拜了!(worship)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