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花博__一個充滿噱頭.但沒有內容的觀光行銷花招
latest #23
戶外大片的花海--代表台灣可以大量生產花卉,台灣是花卉工廠嘛
那台灣花卉的美在那理,如何觀賞,閩式庭園的美在那,設計意念是啥,跟台灣的文化關聯為何,泰式日式英式等各種庭園跟國家文化的關聯為何
環生就不要講了,你有沒有發現環生的保持瓶是特殊規格,我懷擬是為此案制造
此案至底有沒有減碳,我很懷疑,如果定義為環保的美感設計,還說得過去,但是跟花卉的連結性在那
我如果隨便把一棟建物種滿了花,是不是也可以稱為花博的展覽
環生寶特瓶是特製的(瓶底有專製LOGO),為了蓋屋而製造更多保特瓶......愚蠢!
寰宇園區立意不錯,但是缺乏有文化性的解說,如日本的枯山水,有做,但是文化意含為何,為何會發展到此...
反而養生館不錯,講解了盆栽的美感,觀賞的方法,讓你有不同的觀點,這說明了不是做不到,但大家不認為是重點
不過我也是景觀的逃兵,罵這些也是在罵自已沒盡一份心力,設計人員也許想執行,但是長官不一定認同,數大便是美,就是台灣的美感常識
舞蝶館是棟很美的建築,但是跟花卉到底有啥關係...
這個討論有偏方向了,我想問的是,去掉美麗的建築,3D動畫,還有高科技的噱頭,也就是台灣所謂的硬體建設後,這花博還有什麼東西...是我們去看這個博覽會得到的
就像我在花博園區工作的前同事說, 大架構是有的, 但細節草率的可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