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批評現在多數台灣人都沒有國際觀,應該多閱讀國際新聞;現場有學生回應,很多人每天都在煩惱明天有沒有飯吃,實在很難關心國際事件。
看到台灣民眾愛看財經類書籍,李家同也有意見,表示搭飛機時,外國人都在讀小說,台灣人卻是在讀財經類書籍,意味大家都只想賺錢,讓他感覺到相當「不安」。
latest #29
真糟
讀財經類書籍不代表就沒有國際觀。基本上要進行投資理財,對於國際情勢要有一定的了解,才不會誤判情勢。我反而不懂看小說代表什麼國際觀?看《哈利波特》會比較有國際觀嗎?你說看國家地理雜誌我還比較認同些。
就像李教授上次提倡不要看網路文學,而是要看「法院判決書」。判決書都是些邏輯性的文字,不帶有情感,理性完美超越感性。但是培養人文素養,不能只有邏輯性與理性,而要多點感性的東西。讀判決書不如讀點四書或老莊,體會老祖宗傳下來數千年的智慧結晶才是。
我想,上《爸媽囧很大》最大的所得應該是了解現代年輕人的想法,不過李教授似乎只想把他那套價值觀加諸於學子們和家長們身上,失去了交流的意義。
批評或許不太好,但也給我們另一面思考的空間不是嗎?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