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常常在想甚至在做的一件事:當我們已經熟悉家族排列當代表的運作模式,是否可能我們能當一個更偉大(或說更高)的存有的代表,以中國人的術語來說就是道,把自己當成是道的代表。
這不是說把自己當成神一般,高高在上,或為所欲為;而是放掉自己的個人性,服膺一股力量,那開天闢地,創造一切,不具人性的力量。
宗教所說當神的僕人,服侍於神,指的應該是這個,而不是服從畏懼一個具喜怒哀樂,會給獎賞或處罰的神。
我強調不具人性,那是指超越人性的善惡觀,及種種習慣的思維模式!
應當要有一些宗教信仰來約束當今人類逐漸偏移的行為,少數人都常把一些犯的過錯找些理由來讓它合理化,沒借就一些宗教信仰,人們繼續貪嗔癡繼續讓錯一直錯下去
自己當道太難了啦,除非是像你這樣正氣凜然,又充滿善念....唉~難阿
重點在人心不在宗教,宗教能導正人心,但往往是宗教被人心利用,如果不向內看自己的心,宗教容易變成滿足個人欲望和需求的場所!
我應該也可歸類於神祕主義者,雖然我沒啥神秘經驗,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有的只是少見多怪!
"「上帝」這個字之所以是個負擔,也是因為我們把上帝擬人化了。大部份上帝的圖像其實是我們心中父母的圖像的延伸而已。那些找不到方法來到父母身邊的人,他們至少會想要找到上帝。
但是這條路其實是要反著走的。那些已經找到方法來到父母身邊的人,在這層意義上他們其實也是找到了上帝。"
上帝可以把他換成宗教;大部分對宗教感興趣者,大概都跟父母其一或其二的連結是中斷的;當這連結重新接上,自然對宗教就會失去興趣,或是轉化成另一種更直接的方式面對自己的生命!
"海寧格:然而,這只是我常常提到的。最深刻的靈魂移動,以及自然神祕主義中最深層的移動,都是走向消融(dissolving)。我們擁有的邊界都是透過小我而建構起來的。當然,我們的小我佔有一席之地。唯有透過小我,我們方能定義自己。但它同時也隔離了我們。
但是,當我們突然感到與他人無異,只像是芸芸眾生其中之一,我們就變得同樣不重要了,最後,我們便消融了。無限沒有疆界,也沒有任何存在。它就是沒有辦法,這個無盡的移動遠遠超出我們比較狹礙的圖像。
"
如果用佛學的角度要怎麼看? 或是說用唯識的名相解釋?
那裡升起一棵樹。啊,純粹的超越!
啊,奧費斯在歌唱!啊,耳中高聳的樹呦!
而一切靜默。但在沉默中
進行著新的初始、涵意、與變化。
靜默的動物蠭擁前進,出明晰,
開放的林叢,從巢穴裡;
而顯然,他們如此的安靜
並非出於焦慮,也不是詭計
僅僅是要傾聽。咆哮、叫喊、嘶鳴
在他們心中似乎都顯得微渺。那裡
罕見的茅屋,把這些接迎
在最晦暗的期望之隱遁的地方,
在一處通口,支柱憾動——
而你在此,為他們建造殿堂。於傾聽中。
這超越善惡的領域,又稱為"無憐憫之地",天地不仁,大道無情;看看最近日本的地震海嘯,我們是怎麼看待的;當我們放掉種種自憐、恐懼、同情、可憐;剩下的我們將看到力量,大自然的力量,還有人的力量。
努力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