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off says
14 years ago
早上太太洗衣服時,從兒子口袋中找出共 750 的 MyCard 點數,看來是為了 Facebook 上的遊戲。心中不由得浮出一個念頭:「我賺錢的人都不會為了 Facebook 遊戲花錢,只會花錢的竟然會去消費,上面的活動已經成功的讓它的目標消費群覺得『值得』了!」
latest #17
西芭辣丁 says
14 years ago
加碼智冠的時候到了
takomalu
14 years ago
mycard :-o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在遊戲界裏頭,你一個月賺多少不是重點族群,而是願意為了遊戲花多少的人才是被關注的。
立即下載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比方說,一個剛出社會22k的年輕人,扣除基本開銷和存款後,只剩下1000可以花在遊戲上。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比起另外一位沒有賺錢的國中生,雖然零用錢只有五百塊一個月,但是每個月總是會準時上貢,偶而還可以撒嬌跟長輩多拿一點零用錢上貢。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後者才是遊戲業界特別關注的目標族群啊....
Davidoff says
14 years ago
santosliu: 你說的我知道,我感嘆的是,當我們覺得 EQ/WoW/XBOX Live 這種才值得掏錢時,其實 Facebook 上的遊戲已經闖出一片天啦!
Davidoff says
14 years ago
話說 XBOX Live 也才讓我付過一年錢而已...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喔。基本上遊戲不因為他在哪個平台以及內容多少而會有玩家支持啊。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過往那種內容為王的遊戲收費設計已經過時了,你看看現在還有多少遊戲是收月費的?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取而代之的是利用人性的弱點:虛榮、貪婪、恐懼來收費。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虛榮:外觀要好看,可以在網友或者同學之間炫耀。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貪婪:不想一步一步練功,想要一步登天睡一覺起來就升級。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恐懼:PVP內容,不花錢就和野狗一樣;或者是在同儕之間就丟臉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你看看這個號稱兒童網游的 賽爾號,可愛的外表和無 PVP 內容下,其實裡頭根本就是讓小朋友每天上去上班打卡做每日任務。
santosliu says
14 years ago
一堆兒童樂此不疲,從小訓練奴性特高....
takomalu
14 years ago
利用原罪超好賺錢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