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常在想備援的問題,以最近吵的很兇的核電議題來說,支持核電的人往往都是用需要能源來反駁,而支持非核則是以安全的角度在思考問題...持平而論,我並不反對核能(我的立場一向是該死的時候就安心上路),而反不反核並不是真正的思考重點,重要的是,假如發生災害,處理方式與「備援方案」
假設發生地震海嘯,核電廠停擺或關機,其他電廠是否能提供足夠的能源?或許更需要思考...而另一個重點則是,究竟台灣需要多少能源?當許多工廠都停工或者利用氣電共生甚至可以賣出電時,究竟要多少電才夠用呢?能量政策實在是需要好好檢討
而其他的電力,難道在地震海嘯時就能運作正常或者很快恢復嗎?要注意的專業問題,多如牛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