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拜讀此書,然日前所見《莊子。人間世》諸篇,可與此句相映成趣也(沉思)
然。瑜乃先觀老子後閱莊子,雖後人因言談著作所為相似而將其二歸於道者,在瑜看來,二者實迥然迴異。
老子所言無為,實無不為,思想傾近入世但有道而不誤用之;莊子瑜雖未曾深入琢磨,卻以為乃近思想行道而略顯出世一方。
莊子所言,非盡為出世之說,有此所見者,多乃因未能參透其所欲言為何者。
小的認為 老子之說雖主要是"無為而治"這四字 但卻非真的啥都不做 而是崇尚順天理而為 有求於天地之間 卻不過 順應天地之理生活 不逆天地之理 莊子之說 小的並未深思 但看周莊夢蝶此故事 可見莊子與老子思想之差異 莊子偏深思人之存在 人之情理 老子主張人乃天地中一粟 生活其中
方才所提及之<人間世>章節,即舉諸多寓言,告知人寄身於世,有可為、有不可為者,若已知命不可違,則需如何調整心境、言行而應對之,方可避禍(此禍所言者,或為殺身、或為招他人猜忌,大抵便是那等意思,公瑾可自行思量)。
如<顏回問於孔子>之寓言,言及諸多為人臣所因循進退之道;<葉公子高使齊>亦談為使者應如何轉述兩方言論,以免禍。
逐字觀之,莊子雖對於出仕無所興趣,然卻洞察人情,故對於仕宦之事,亦有相關言談。然則莊子之學卻主在「守虛靜」、「養形與養神」、「捨我執」,以及「明察物我相異之處,同納其長、同曉其短」也。
世人多不察其真意乃教導人如何自適,而非避世,若其僅為避世,<山木>篇中「鳥莫知於鷾鴯,目之所不宜處,不給視,雖落其實,棄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襲諸人間。社稷存焉爾」之句?(笑)
(順道翻譯之:鳥中最具智慧的莫過於燕子,不該看的便不多看一眼,雖然你給他食物,他還是會捨棄飛離而去。他雖然怕人,卻還是身居於人宅,鳥巢也是築於此地)
另外還有諸章節可察莊子之志,然逐一細介,便過於繁瑣,故略舉此數例,供公瑾思之。
sidae: 概略言之,亦可做如此想。然莊子闡意,筆法習於「隨立隨破、隨破隨掃」,意即雖舉證多方,然當聆聽者略懂其所欲說之理時,旋即就反面推倒此理。
其所求者,為使受教者不立執念,且將此似懂非懂之茫然融入生活之中,而非一味大放厥詞、曉以大義也(笑)
日前草草閱畢莊子故無深入明白句中之意,今得伯符此番言談方有如夢初醒之感。故往讀聖賢書一怕欠缺領略、二怕過度解釋,而今竟是連莊子都一知半解實在慚愧。
因此,雖言「莊子所欲言者為某某」,然則其所說之「某某」並非「某某」,而為「道者」。
曾以為道家後來衍生竹林七賢乃因莊子之故,而今卻又非是如此。恐是因戰亂流離、無可報以胸懷,乃憤然離世。
Chou_Yu: 無妨,以文字觀之,實艱深也,若非夫子引領,以策之愚拙,亦無從悟道也。公瑾若忙便先去罷,孤也得回房修習軍事也(笑摸頭)
此番再看忽覺如先、後天八卦之別。伏羲先天八卦多闡言宇宙大現象一類及天地之道,而文王後天八卦乃表明人於宇宙大現象中如何順應自然之道。
而今兩相比較,忽覺老子所言為自然大道、採君王宏觀之言;莊子之言近於表明人如何順應於大道中。
只是後人多誤以為兩者皆為出世之說而棄之不談,殊不知道者之深且妙。
伯符謙虛了。雖夫子亦有功在身,領悟卻終由於己。近日軍務有勞你了,可要好好調養生息才是。(摸頭)
sidae: 昊月所言亦可為是。只可以周某今方覺莊子所言為處世、自視之道,但此二者本質並無實質相悖。
(笑)老莊二者,確實相近而相異。雖同屬道家,思想本質,實則有所差異。
="= 嗚.............(發出意義不明之低鳴聲)
(笑)遜以為二位大人所言便足以深思日久,不多言已。
(笑)遜不敢獻醜,所體悟實在有待反覆思量,尚未經自身整理,待遜理之必當提出同諸位共同議論(笑揖)
Chou_Yu: 是極,雖尚未拜讀老子,然夫子善者乃《莊子》與《史記》,故對戰國至漢初學說甚有所成
傳授至<六家要旨>之時,夫子曾概述老、莊之歧,言及『黃老』乃漢初之統治方略,後世多以為黃老乃道家思想,實則較偏法家也。
老子之言多述及統治人民之法,然則亦從天道言之。孤以為,此乃細察天人間之聯繫後所得之『道』也,若欲強加分門別類,則易失其真趣。
易學非孤所長,然仲翔甚諳此道,來日可與其討教(思)
與公瑾暢談後,頓覺思慮清晰,且興起對《老子》一書之興趣。聞書院有一夫子欲傳授此課,將來若得隙,必前往受教也(朗笑)
sonsaku: 瑜聞仲翔深諳此道已久,可惜軍務繁忙莫能與之暢談。(笑)瑜並無特為精通者,皆乃一時心血來潮,恐與書院夫子大相逕庭。(無奈笑)
且瑜以為老子之道溢乎言表,雖可由《老子》一書入門卻無從深入鑽研,大道者,宇宙宏觀也,終將有聲歸無聲,無可言表。
Chou_Yu: 繁忙只是推辭之句(大笑)。仲翔雖孤傲難親,然若與其意氣相投,且以周易、命理等事作為閒談之端,爾便能見識其熱心之處。若公瑾真有興趣,孤可作為引薦也。
然也。道家所言之範疇甚廣,故惠子曾以道之皓然飄邈,相諷莊子。然則不論天道,即便人情,亦難揣摩。
sonsaku: 如此雖好,可瑜此孤芳自賞一類恐怕難以相談甚歡。(笑)
任何書冊皆為開端,真正領略還需身體力行,方能體悟其中旨趣。公瑾僅是略讀,卻已能得其概括,孤以為實乃傑出也。
雖人情複雜難測,可道猶以不變應萬變,瑜以為惠、莊二人實是知己難逢,他人已為此二者終日針鋒相對,殊不知兩方皆無比珍惜彼此。(笑)
伯符高誇了,瑜不過繁忙之於猶無法靜心,便日夜苦思才得此道。
Chou_Yu: (摸頭)晚點便去問問仲翔。雖近日信鴿傷了翅骨,然亦有他法